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不到環境下存在的生命,比如,在放射性極強的核物質周圍也同樣有生命存在。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地外文明〃是存在的,他們很可能比我們的進化早幾十倍,甚至上百倍。今天,我們不但能夠登上月球,而且'還能探測整個太陽系,那麼,一個比我們發達不知多少倍的文明,他們也完全有可能跨越星系來考察,在與我們的先民接觸當中,留下一些遺蹟,傳授一些知識。在這一思想下,產生了〃遠古接觸論〃。

遠古接觸論的創始人是美國的福特·恰爾茲·侯,他一生中孜孜不倦地蒐集能夠推翻流行理論的資料和資訊,提出〃讓科學從科學家的壟斷下解放出來〃的口號。他的基本思想是:宇宙間存在巨大的生物,對於這些生物來說,我們世界的大小隻介於飼養箱與實驗室之間。他甚至說:〃我推測,我們是某些生物的私有財產。我覺得地球本來不屬於任何人,但後來它被勘察,淪為了殖民地。〃

歐洲有兩位學者繼承了福特的事業,他們是著名物理學家和化學家貝爾吉埃與哲學家兼新聞記者劉易斯·鮑埃爾,他們在歐洲創辦了《平面》雜誌,並將福特的口號用作雜誌的題詞。

前蘇聯對遠古接觸論也很感興趣。在本世紀初,前蘇聯宇航學的奠基人季奧爾科夫斯基寫了一系列文章,論述了高度發達星際擴張及他們之間的接觸問題,他還談到了外星人對於地球的訪問。同時,尼古拉·雷金也注意到,許多民族散居世界各地,相距甚遠,但其神話中的某些情節和題材卻頗有共同之處,他認為,這些神話可能包含著真理的核心,這就是遠古時代曾經有外星人訪問過地球。近年來,哲學家布魯佐夫與語言學家莫洛佐夫一起,試圖創立一門〃外星人遠古訪問學〃,把研究外星人與地球接觸的現實性問題作為這門學科的首要任務。

當然了,目前對地球以外生物及文明程度的推測還不可能有什麼證據,這是這個推測的致命弱點。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證據是至關重要的。但是,我們同樣相信,地球以外生物及文明的證據就存在於廣大的宇宙之中,問題是你是否有能力將它拿來。正像著名物理學家貝爾吉埃所說:〃我們無法推翻外星人曾來訪問以及原始文明無影無蹤地消失的假說,也無法推翻往昔文明的知識與技術足可與今天媲美的推論。我們認為,我們稱之為秘傳的那些被各種形式遮掩起來的成就,也是實實在在的成就,猶如魔法師的成就一樣。〃

第二節 茫茫宇宙覓知音

某一天,一批來自太空以外的生物,突然駕駛著奇形怪狀的宇宙飛船,出現在地球大氣層之內。驚慌失措的地球人用所謂先進的武器向來犯者進攻,為保衛自己的家園而戰。只見一顆顆導彈拖著長長的濃煙,像一把把利劍刺向來犯者;一架架戰機義無反顧地衝向侵略者。然而,這一切都是徒勞的,由於科學技術的懸殊,使地球人的反抗終究化為泡影。高貴的地球人,不得不向長著無數根觸角、像章魚一樣的宇宙生物,低下那高貴的頭顱。地球被奴役了,地球人一律變成了奴隸,在章魚般生物的統治下,一批批悲慘地死去。

這是經常出現在科幻小說中的情景。奇怪的是,這種情緒幾乎統治了人們的思想,好像宇宙以外的生物,不論他們的文明程度如何,都異常地貪婪、殘暴,好像宇宙間根本不可能出現平等的交往。實際上,科幻小說反映的只是一種情緒,是地球人對自己認識的一種情緒。我們對宇宙生物的一切推測,都是從自我認識開始的,因為我們人類正像小說中的地外生物一樣,貪婪、殘暴、自私,因此我們才把這種認識強加給幻想中的地外生物。說穿了,這正是我們對自己本身失去信心的表現,也是對人類文明所走過歷程的反思。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世界科幻的發展正在向我們昭示一個真理,那就是,人類對自己越來越懷疑,越來越恐懼,我們正在擔心有一天,人類會被科學的發展引向死亡地帶。這決不是惡意中傷科學,也決不是笑談。

如果不信。我們來回憶一下。幻想是人類願望的表現,也是對生活前途的展望。在古代時期,人類的幻想都是美好的,充滿了浪漫,表現了人類對未來的信心,它們的格調基本上是明快的。想一想嫦娥奔月的神話,想一想精衛填海的傳說,再想一想盤古開天的壯舉,多麼浪漫,多麼雄壯,根本沒有一點點灰暗的色彩,讀了使人振奮。再讀一讀凡爾納的作品吧!它向我們揭示了怎樣一個奇妙的科學世界,人類真是含著笑容在展望自己的未來。

然而,從這個世紀以來,科幻的格調變了,它變得那麼灰暗、那麼沉重、那麼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