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衝鋒’的是大明帝國陸軍;能夠發起‘板載衝鋒’的是大明帝國倭島僱傭軍;能夠發起‘天可汗衝鋒’的是大明蒙古各部僱傭軍;能夠發起‘為了主子衝鋒’的,額這個不用解釋也明白,只能是女真兵。
有努爾哈赤這種成功的模範人物,女真人可是恨不得人人皆效之,似乎不把這種能夠表示自己忠誠的稱呼方式發揮到極致就決不罷休了。
但是,女真人能夠把這種稱呼喊得天經地義,別人可沒有那麼大本事,不少效忠於大明的民族,自己沒有喊完這句口號,就自覺羞愧的掩面而走了。
瓦剌人屬於蒙古部的一支,自然同樣不會用女真人習慣的稱呼,無論是瓦剌人還是東部喀爾喀蒙古,蒙古人還是覺得喊著天可汗更為順溜一點。
大明輸出思想的教育成功,跟著大明日子過的好一點之後,無疑也會接受大明的思想,成吉思汗的地位雖然在老一輩人心中還有些影響力,但是年輕的蒙古人已經開始放棄這一驕傲了。
從‘人人皆謂天可汗不言成吉思’到‘人人皆知天可汗不知成吉思’,雖然才十多年的功夫,不可能一步達到,但是這個‘不言成吉思’,現在已經被普及的非常高了。
仗著自己的武器比敵人好,防具也比敵人精良,馬匹比敵人優秀,以及現在懷著的是滅了哥薩克,使得他們再也不能影響掉自己的生活的心理,圖魯拜琥敢於用一千人硬抗對方兩千人,當自己的左右兩翼迂迴到敵後開始放冷槍的時候,哪怕哥薩克再怎麼覺得自己的人數佔優優勢,這種時候同樣無法淡定。
誰會在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就被後方的安全無法保證了的時候一往無前地發起向前的衝鋒?沒有經過優秀的訓練,根本無法實現,亂糟糟的陣型使得他們也無心繼續對付自己正前往的敵人,當蒙古人高呼‘天可汗’振奮士氣的時候,這場對決已經從勢均力敵的僵持變成了瓦剌蒙古人單方面對哥薩克的屠殺。
“將他們殺光!一直追到他們的伏爾加河!徹底殺光他們!”語言不一樣,生活習慣不一樣,宗教也不一樣,再加上長久以來的衝突,無疑,一方徹底滅掉另一方是下定決心的瓦剌人最想做的事情,圖魯拜琥在自己的衛隊的簇擁之下,喊出這樣的口號,贏得的則是自己計程車兵舉起馬刀一起相應的聲音。
第340章 依附才能生存
“這仗打完之後,讓圖魯拜琥去大明境內吧”身為瓦剌蒙古的領袖,布拉臺吉看著面前被堆成小山一樣的哥薩克頭顱,嘆口氣說道。
堆成小山的是京觀,布拉臺吉自然知道,但也明白,大明很少用這種東西,但如果有人冒犯了大明,這一方式確實依舊會被大明採用,至少布拉臺吉就知道,大明就對一些敢於搗蛋的藩國用了,而且還是最近五年之內的事情。
折騰瓦剌人的哥薩克土匪也算是討厭的敵人,對於圖魯拜琥小小年紀就做的這麼絕,布拉臺吉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這次的出征的目的就是為了徹底解決哥薩克,不打到烏拉爾河徹底殺光和兼併他們,他已經整個瓦剌都不會罷休的。
讓布拉臺吉在意的是圖魯拜琥的天賦。
十三歲就已經這麼會打仗的人不多見,除非非常惡劣的環境,必須要未成年的兒童也拿起武器來維護自己生存的權力,否則,瓦剌蒙古人也不見得有多少這樣的人才。
許多人都擁有潛力,極端的環境能夠使得他們爆發並快速成長,但是瓦剌的環境並不極端,日子已經比以前好過多了,這種情況下像圖魯拜琥這樣小小年紀不經過極端的刺激,就能發揮出隱藏潛力的人並能脫穎而出的人物,可就能被稱為人才了。
當然,說沒有環境刺激也是不正確的,至少大明的內地地區,沒有讓十三歲的孩子能夠指揮艦隊的環境,但畢竟其他瓦剌十三歲的王公子弟也沒有表現出這一天賦不是?
讓自己的兒子去大明中原不是壞事,如果能獲得全族推薦到大明學習,哈尼諾顏洪果爾還求之不得呢,所以,對於布拉臺吉的提議,他絲毫不會反對,反而點了點頭。
“不行!”布拉臺吉立刻又搖頭否決掉剛剛的說法。
“怎麼?”哈尼諾顏洪果爾奇怪地問道,剛剛才聽到的好事立馬又打了水漂,哈尼諾顏洪果爾疑惑地扭頭看向對方。
“現在就讓人把圖魯拜琥叫回來吧!”布拉臺吉知道對方誤會,他立刻解釋說道:“等不到戰爭結束了,現在就派人把他從先鋒的位置調回來,讓他馬上去內地!”
不等對方發問,布拉臺吉鄭重地說道:“咱們瓦剌出了個天才,豈能出點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