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3部分

虧。

“這可是皇上的聖旨,怎麼?莫非內閣不打算在這上面花錢?”壓內閣一頭的張鯨異常開心,見到王家屏氣軟,自然窮追猛打。

“這等利國利民地好事,豈能不透過!”王家屏紅著脖子嚷嚷說道。

“既然如此,那雜家就就留了,告辭!”內廷始終和內閣不對付,要不是必須和對方交涉,張鯨一分鐘都不想和對方呆在一起,這點上,內閣也是一樣,沒人願意和閹人靠的太近。

“告辭!”拱手回禮送走張鯨,王家屏再次回到自己文淵閣的桌前,思索了一陣,隨後嘆息了一聲說道:“皇上仁德啊!”

第281章 胎養助產令

已經不是那個需要萬曆親自和士大夫以及勳貴們討價還價的時代了。

即使內監們依舊鬥不過外廷,但那是皇帝不過分依靠內監的問題,把一些大官僚世家趕下臺之後皇帝已經能夠非常獨斷地使用自己的權力。

即使戰爭的勝利都是將軍們所獲得的,但是這不影響最大的威望被冠在萬曆頭上,經常打勝仗的皇帝大臣們制衡不了,除去防止武官爬上來以及大將擁兵自重之外,這也是大臣們比較反對咱正的因素之一。

十多年來因為戰爭能夠搶到比貿易更多的利益,所以掌握朝政計程車大夫們絲毫不猶豫地放棄束縛皇權,但是惡果就是現在這樣縱使王家屏能夠和內廷裡的張鯨等人鬥來鬥去,但是萬曆卻能夠直接透過自己的話語決定事情了。

即使王家屏覺得皇帝打算在照顧孤寡上花費的錢財有些多,但是卻不能向自己的前輩申時行那樣直接把皇帝的聖旨駁回去,倘若以內閣權力大來說明開放程度,似乎皇權集中更進一步的大明朝在倒退了?當然,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因為和那些借鑑資料不同,現在萬曆才代表著先進的生產力,士大夫集團反而是保守落後的團體。

王家屏現在能做的,只是一邊感慨皇帝仁義,誤以為萬曆是個仁慈的君主,然後老老實實把皇帝的政策執行下去。即使這筆錢放到投資到養老院和孤兒院上,在這個時代確實有些太多了,但政策也依舊要執行,除非勸諫成功,使皇帝改變主意。

似乎除了‘慈幼局’、‘養生堂’之外還有別的東西被人給忽略了,即使可以拋開仁義道德的外衣,萬曆所做的不過是花錢給皇室貼金而已,單單是一個強調銀山是內帑贈予國庫就能夠表現的出來。

但是除了這些個貼金的東西之外,的確還有其他要注意的政策胎養助產令。

單單聽名字就能夠猜出個大概,朝廷對於新生兒進行補貼,並且還可以收養百姓養不起的幼兒的措施。

也不是萬曆創造的,這東西實際上宋代就有了,現在只不過是被重新拿出來而已,對於王家屏而言,實際上這才是朝廷應該重視的東西。

“扶老養幼,這是各家之事,朝廷最多略有補助,豈能全部承擔。”王家屏說道:“胎養助產令才是真正的大事!”

朝廷最多是讓那些鰥寡孤獨不至於餓死就行了,而且在王家屏的印象裡,大明傳統的家庭模式中,不能夠盡到贍養義務的才是少數,百善孝為先,這點朝廷用不著在上面花費太多的錢糧。

真正需要鼓勵並且落實的應該是那個胎養助產令,這才是國朝大事!

到底大明不是後世,兩個時代人的思想也是不能統一的,被人所重視的事情也有所不同。當萬曆考慮的是鰥寡孤獨的時候,王家屏卻只會把目光的重點放到想辦法增加國家人口上。

“大明人口區區一億五千萬,這個數字實在太少!”王家屏非常認真的表情向萬曆進諫說道:“我朝就是人口再翻山一番,也不夠用!”

一億五千萬前今年還覺得非常多呢,到現在卻突然覺得少了,大明官員腦袋轉過彎的速度不可謂太快。

但這顯然是有原因的,前今年是大官僚的天下,利益飽和的他們自然會絕對足夠,但是等到王家屏這個需要鼓勵人口移民的首輔上臺之後,立馬就改變了原有的政策。

“華夏之地民少則天下不穩,民多則扶桑之地荒廢,微臣知道皇上仁慈,但是胎養助產令才是國家大事,贍養孤老不過皮癬,微臣以為石見銀山所得就是全部放在胎養助產令上,也未嘗不可!”王家屏一臉正色地說道:“還請皇上斟酌!”

只要當官,就沒有不把政績看得不重的,萬曆算是瞭解這話的意思了,鼓勵生育提到大明人口總數是王家屏最上心的事情,扶老贍幼卻不是那麼重要,這點,不是王家屏缺少愛民的心裡,只不過,時代決定了人們就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