際上現在無論是大明官方的聲音還是民間私人報紙的聲音都這麼稱呼而已,萬曆已經對於給大明新出現的事物命名的樂趣,因為他的命名方式總會受到後世的影響,讓生活在這個時代的大明人士覺得不習慣,所以報紙依舊被人稱為邸報,朝廷發的最多加個朝廷而已。
“學生這次到歸化呆的有些久,沒有來得及回來,凡是能夠買到的邸報都在這,沒有缺一期。”
“就為了特地給我送邸報?”看著依舊在喘的徹臣,顧憲成疑惑地問道。
“先生不是絕對不能錯過一期邸報嗎?”徹臣說道:“我這次在歸化耽誤的有些久,生怕先生得不到朝廷最新的訊息,所以一回來就趕緊給你送來了。”
“哦。”點了點頭,顧憲成欣慰地看了自己的這個學生一眼,在草原上教過的學生不少,但是他最滿意地大概就是這一個了。
很聰明的學生,把自己的所教授的所有知識都牢牢地掌握,尊師重道,並且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對大明忠誠。
至於為什麼會對大明忠誠,這當然也和顧憲成本人有關係,從空談地書生到切身實地地流放到草原上,他已經切身實地感受到了真正做起正確的事情起來,到底有多麼的困難,也為了證明自己並非只是個誇誇其談的廢物,他才會更加努力地開始他的教化大業。
我沒有錯,是世界錯了!
沒錯,二甲第二的顧憲成身為一名讀書人,怎麼可以因為一時地失利就失去了自信心,先賢有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現在所受的那麼多的苦,都是為了將來天降大任的時候做準備的!
不得不說,這是一種良性心態,一般人頂多拿這種東西安慰一下自己而已,但是顧憲成卻把這當真了。
發揮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即使在草原上,顧憲成也沒有放棄關注大明現狀
皇帝不可能是錯的!
朝廷上了年紀的諸公可能不會在意皇帝身上的那層外衣,但是那是因為離的近,接觸的到皇帝,知道穿著龍袍的人也只不過是個人而已,可是離得遠的人確不會這麼想。
底層相信什麼?皇帝是聖明的,所有的錯誤永遠都是遭到佞臣矇蔽的結果。即使軍戶經過了義務教育,但教育的目的更是為了獲得更好計程車兵,所以自然不會有說皇帝壞話的內容。
顧憲成不算年輕了,但他現在需要教化蒙古兒童,皇帝聖明的話說的多了,皇帝就真的聖明瞭,這大概叫謊話說的多了,自己也就信了。
皇帝不能錯,是朝中佞臣的錯,只要皇帝任用賢臣,他還有機會回到朝廷上去;倘若是皇帝不喜歡他,那他這輩子就真的無望了
自我催眠法。
一個原本歷史上沒有做實事經驗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如同烏托邦一樣輕輕一戳就破,但是現在可不一樣了,甚至許多的大明士子都不一樣了。
翻開一張一張邸報,顧憲成為了自己將來重回朝堂,細心地看起最近發生在大明的事情。
莫斯科大公國女大公即將進京?這是皇帝私人的事情
大明正在和西班牙爭奪著美洲的霸權。大明已經夠打了,朝廷竟然還要擴張?窮兵黷武不是好事情,想了想,顧憲成又苦笑地搖了搖頭,又被以前的思想影響了,大明朝從萬曆朝開始打仗到現在,就沒有不獲利的。
倭國整頓軍備以助宗主,藩屬忠心盡顯?疑惑地看了看這條訊息,什麼時候大明的藩屬國那麼乖順了?朝鮮這樣的國家都沒顯露呢,倭國反而那麼積極?而且在這之前還有倭國毛利家到大明來避難,皇帝命大都督府接待,平秀吉索要無果的資訊。毛利家的石見銀山不是被那幫死太監們搶過來給皇上了嗎?顧憲成記得自己以前還為毛利家叫過不平,現在落魄跑到大明來了?
這些對於顧憲成來說沒有什麼幫助,他必須要看到或者他能理解的,朝中諸多大佬必然失勢的訊息,不待見他的人都下臺了,他才有重新上臺的機會。
儘管上面的一條倭國的訊息實際上已經可以讓一部分人下臺,但是貌似邸報所提供的資訊,還不足以讓顧憲成想到事情的嚴重性。
但是,接下來一條,顧憲成覺得還是有些指望的。
皇帝打算擴大軍戶規模,必須保證全國有五千萬甚至一半以上的軍戶。
這是個好訊息,因為顧憲成看到,邸報上所說的是朝廷反對,民間同樣爭論不斷的後文。
好訊息,十足的好訊息,反對的人要倒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