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可靠軍隊作為的後勤補給,這是戰爭必備的資源之一。”
周揚本來就沒有領帥經驗,但如今自己也算是位高權重,手握軍權,曹操又已經確定了嗣繼之事。
在這種時候給他一次這樣的機會,顯然對他將來助繼承認一統天下寄予厚望。
劉曄也是追隨曹操早期的謀士之一,加上有夏侯淵、曹休、張郃這些經驗豐富的大將相助。
周揚自然抱著虛謙的態度,立刻採用了建議,命張郃負責此戰的補給工作。
大軍從眉縣出發,漢中張魯亦早已接到軍情,並向蜀方求援。
劉備知道這是一場唇亡齒寒的戰鬥,對於漢中自是絕不會供手讓於曹操。
雖然剛剛滅了劉璋,仍存在許多尚未穩定的內部問題,並且許多武將、軍隊等都要分調到各處去負責鎮壓、治安、防守等工作,但還是抽出了一萬步兵,由大將魏延領統,火速趕往漢中支援。
“魏延?”周揚口中喃喃念著這個絕不陌生的名字。
根據所載,劉備麾下最出色的兩員將領,莫過於張飛和魏延。
歷史中的張飛並非一介莽夫,而是有勇有謀的大將之才,劉備能夠擁有今天的地位,至少有一半江山是從張飛手裡打下來的。
至於另一名領兵打仗極為厲害的人物,便是魏延。
此人自從效忠劉備以來,幾乎屢立戰功,後來又在北伐中率軍大破魏將郭淮等人,還提出了著名的奇襲長安“子午谷奇謀”,成為了曹魏最為頭痛的人物。
只可惜在諸葛亮掌權之下,無法發揮出他真正的才華,最終含恨而終,慘遭誅滅三族的結果。
演義中所謂的什麼魏延生有反骨之說,皆為空談謬論。
這位出色的將領由始至終並沒有背叛過蜀國,但周揚倒是希望他真的長個反骨什麼的,那就可以像當年挖掘徐榮那樣,把他挖角過來,然後加以重用。
“周鄉侯也知道此人嗎?”劉曄問道。
“略知一二。”周揚連忙謙虛一番,才道,“劉先生有何提議嗎?”
“只需修書一封回許都,在下可保證不廢一兵一卒,必讓蜀軍無攻而返。”劉曄淺笑道。
“那就馬上寫吧!”
於是按照劉曄的提議,周揚當夜就命快馬將這封書寄回許都。
原來在劉備攻取蜀地之後,孫權曾派人前往討還當年向他借取的荊州江陵之地,結果卻屢屢遭到搪塞,雙方早已存在了間隙。
當年曹操大軍壓境,孫、劉聯軍共抗強敵,如今患難已過,劉備實力已不在孫權之下,卻是另一回事了。
因此孫權打算憑几句話就拿回荊州之地,簡直是痴人說夢。
這也早引起了東吳方面的不滿,故而劉曄認為,只要修書一封寄回許都,讓曹操派人拿著皇上的詔書前往東吳冊封孫權,同時與他結好,蜀國自然會有所防範。
畢竟劉備目前的總戰力足與魏吳兩大國相抗衡,但一時間要聚結出一支可戰軍隊,卻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加上吳蜀兩國已明顯不如以前的關係,故而相互之間,必然有所防範。
果然不出劉曄所料,當週揚大軍抵達陽平關的時候,蜀軍早已撤離。
張魯知道此戰再所難免,立刻從漢中調兵遣將前往關中防守,魏軍亦於陽平關四十里外下寨。
周揚與諸將立於山坡上,遙望著陽平關北依秦嶺,南臨漢江和巴山,西隔鹹河與走馬嶺上的漢中城遙遙相對,雄踞於西通巴蜀的金牛道口和北抵秦隴的陳倉道口,與漢江南北的定軍山、天蕩山互為犄角之勢,是漢中盆地的西門戶,同時也是巴蜀通往關中的北端前沿,地理位置十分險要。
“進利於攻,退可以守。”夏侯淵道,“若能拿下天蕩山的話,便可虎視漢中,對於陽平關將會造成十分頭痛的威脅。”
“可是天蕩山地形險要,想要繞山偷襲的話,卻是談何容易。”曹休道。
“再難,有當年我們繞虎牢關難嗎?”周揚卻道。
“不一樣。”劉曄道,“當年虎牢關前十八路鎮諸侯兵臨關下,周鄉侯能夠偷上關北山林,主要還是洛陽對董卓的重要程度,遠遜於漢中對張魯。”
周揚嘆了口氣,心想他說的沒錯。
當年董卓丟了虎牢關,還可以乘機掠奪財物,焚城西逃。
但張魯若是丟了陽平關的話,漢中必將汲汲可危,再無退路,唯一的選擇要麼是投奔劉備,要麼就是開城向魏軍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