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他一去世,那股勢力就將徹底淡出朝堂,最多當個富貴閒人,就像關興、張紹他們現在那樣。真正在朝堂上掌握大權的是荊襄派,魏家是荊襄人,更是荊襄人中現在實力最強的武人,諸葛亮要想建功立業,必然會倚重魏家。偏袒他們父子,又那麼隆重的讓他拜趙雲為師,都可以看出諸葛亮對他的希望。
諸葛丞相倚重魏家,而魏家父子幾人中,又最看重他魏霸,這是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來的,以趙雲的眼力,他不會看不懂這一點。
至於幾年後的慘劇,現在沒有人會想得到,畢竟諸葛亮今年才四十八歲,正當壯年,誰能想到幾年後他就會累死在五丈原,進而引發蜀漢的朝堂權力失衡,必須要流血才能恢復。
只有魏霸知道。他知道諸葛亮的弱點在哪兒,他也知道諸葛亮的宿命,如果他不作任何改變,歷史會按照原有的軌道行駛下去,諸葛亮會累死——也許未必會是五丈原,可是以他事必躬親的姓格,結果必然如此,魏家會被滅門——也許未必會那麼快,但以魏延的姓格,同樣逃不過這個宿命。
姓格決定命運,也許細節會有所變化,結果卻不會有太大的區別。
我怎麼辦?是坐以待斃,還是奮起抗爭?如果要抗爭,最大的敵人可能不是曹魏,而是諸葛丞相。
魏霸沉默的看著山下的軍營,他忽然發現,自己這半年多之所以拼命的練武學習,其實不僅僅是想改變命運,還有一個想逃避的潛意識。他不知道怎麼這個問題,所以本能的迴避這個問題。可是迴避終究不能解決問題,做鴕鳥只能做得一時,做不得一世。
現在還多了一個問題,趙雲將希望寄託在了他的身上,不僅是他趙家的富貴,說不定還有蜀漢的前途。趙雲能認識到自己的缺陷所在,又怎麼可能看不出諸葛亮的侷限?只是他自己已經老了,沒有這個勇氣去抗爭,只能把希望寄託在他魏霸的身上。
這老頭夠狡猾的啊,果然是大巧若拙,大殲若忠。魏霸越想越覺得心驚,不由得暗自腹誹了趙雲一番,忽然覺得自己的肩頭沉甸甸的。
他豎起手,擋著自己的臉,和尾指扣著有些痠疼的眉心,暗自犯愁。
“子玉,你也不用太有負擔。”趙廣見魏霸如此,知道魏霸聽出了他的言外之意,感受到了壓力,不免也有些愧疚,把這麼重的擔子壓在他一個剛剛成年的少年身上,自家父子卻躲在後面看熱鬧,這的確有些不太厚道。“怎麼想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又是一回事,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魏霸嘆了一口氣。心道你們趙家那點困難算得了什麼,我們魏家才叫慘呢,如果老子不奮起反抗,幾年後就要全家死光光了。唉,既然沒有退路,只好打起精神,與心目的大神好好周旋周旋了。
魏霸站起身,撣了撣屁股上的灰,伸手一指東方的山巒,意氣風發,大有指點江山的意味。
“我想,丞相應該會策反孟達,先解我側翼之憂,然後再與江東協同起兵,分散曹魏的兵力,再趁機發動攻擊。”
趙廣沉吟片刻,點頭附和道:“聲東擊西,這的確是個不錯的安排。”
“只可惜,他的反應太慢,未必來得及捕捉戰機,最終還是我大漢與曹魏之間的較量。”
趙廣愕然:“你是這麼看的?”
“什麼事都求穩的人,反應難免會慢一些。”魏霸微微一笑,不懷好意的看了趙廣一眼:“比如說,我現在要把你推下去,你來得及考慮再三嗎?”
趙廣嚇了一跳,隨即又若有所思,默默的點了點頭,輕嘆一聲。
“有位名將說過,作戰這種事,有個七八分把握就行了。少了,太冒險,多了,又會失去戰機。”魏霸向山下走去,一邊走,一邊說道:“連夫子都說,再,斯可矣。三思而行,就太小心了,做不成大事的。”——————求三江票,求收藏,求推薦。
第064章 黨爭
到目前為止,魏霸以先知先覺的語氣說了兩個預言,不過很悲劇的是,他並沒有因此享受到預言家應該享受的待遇,相反遭到了鄙視。他對老爹說你的子午谷計劃不會得到丞相同意的時候,老爹回了他一句:“你懂個屁!”現在他對趙廣說諸葛亮將聯合江東,策反孟達時,趙廣看起來很贊同,可實際上卻很漠然,彷彿魏霸只是在說一個人人都知道的秘密,之所以沒有戳穿他,只是出於禮貌。
這讓魏霸很是憤憤不平,兩人走到半山腰,他還是沒忍住,對趙廣說道:“師兄,你是不是早就覺得丞相會這麼做?”
趙廣愣了一下,過了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