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4部分

戰的可能,以他目前的兵力,他很難固守關中。

這是他當初決定不取關中的理由,現在關中成了北伐唯一的戰果,他卻必須要考慮如何守住關中。

守住關中,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主力退入關中。有了兵力,魏霸的難題就會迎刃而解。當初向朗建議他退守隴山,就是出於這個目的。

退守關中,對整個蜀漢有利,只對他一個人不利。這也是楊儀勸阻他的原因所在。諸葛亮也很猶豫。退守關中,不僅意味著他要承認自己的失誤,承認魏霸的正確,還面臨著荊襄系內部分裂的現實。

退守關中,那魏霸之前的所作所為,就不再是錯誤,而是正確的選擇,支援他的趙雲、鄧芝以及那些漢中人,都將藉著這個機會崛起。

這是一個非常不利的隱患,很可能會危及整個蜀漢的穩定,陷入不同政治利益集團的互相爭鬥中,將他多年的心血付之一炬。

諸葛亮眯著眼睛,仔細權衡著利害得失。楊儀緊張的看著諸葛亮,他想得比諸葛亮更簡單一些,他不希望魏延父子成為北伐的首功,甚至是以諸葛亮的失敗為襯托。

“丞相,萬萬不可啊。”楊儀小心的說道:“國小民寡,若不能獨攬大權,上下同心,內耗必然影響大事。若陷於內部之爭,丞相將來如何興復漢室,北伐中原?”

“可是,如果據有關中,對漢復漢室,大有裨益啊。”諸葛亮也壓低了聲音,慢慢的說道:“當年高皇帝用韓信之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據關中而爭天下,立大漢四百年基業。如今,豈不正似當年?”

“不然。”楊儀連連搖頭:“丞相,當年高皇帝能以關中爭天下,是因為秦末天下大亂,關中卻沒受太多的影響。是以高皇帝才能在八百里秦川為根基,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