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天下的霸主就不是曹艹、劉備和孫權了,應該是呂布、關羽、張飛這一類猛將。事實上,呂布也好,關羽、張飛也罷,都是獨狼,他們所有的只是自己的勇力,身後卻沒有強大的宗族鄉黨支援,所以呂布敗了,關羽、張飛只能做劉備的打手,包括劉備本人,因為沒有宗族的力量支援,奔波半生,最後才在益州撿了個便宜,把更軟弱的劉璋趕跑了,佔據天府之國,三分天下。而他之所以能成功,荊襄系的作用不可忽視。
魏家的情況好一些,不過也僅僅是好一些而已。如果老爹繼續這樣,結果不會有多少改善。荊襄系是蜀漢朝廷中當之無愧的利益集團,作為一個荊襄人,魏家如果不能融入其中,終究只是一匹獨狼。
獨狼的下場不會好。別看以趙雲為首的元從系,以趙素為首的漢中人現在都在幫他的忙,那都是互相利用,而且是有限度的互相利用,他們之間缺乏那種天然的地域聯絡。如果魏家不能和荊襄系融洽關係,他和別的利益集團的聯合最終也只能落在表面上。
你連自己的鄉黨都不親近,又怎麼能指望和別人搞好關係?
現在向朗伸過了橄欖枝,是魏家和荊襄系改善關係的一個機會。魏霸如果不抓住,下次未必還會這有這樣的機會。
魏霸不是魏延,作為一個曾經淹沒在人群中的路人甲,他深知一個人的力量有限,偉大領袖還要建立統一戰線,更何況他。正因為懂這個道理,他才會努力的拉攏趙雲父子,拉攏趙素,拉攏傅興等人。
向朗提供的是一個好機會,不過,還不夠好。魏霸深知,如果就這樣接下來,這就不是他幫荊襄系的忙,而是荊襄系的施捨,他最多隻能被荊襄系接納,成為荊襄系中的一個打手,卻不能成為荊襄系的領袖。
魏霸笑了笑,重新拾起向朗剛才的話頭:“向公,你辭鋒如刀,犀利異常。不過,我覺得你是關心則亂。馬幼常既是丞相心腹,丞相又怎麼會殺他?打了個敗仗而已,罪不至此,關他幾天,不過是讓他反省反省,同時給眾人一個交待罷了。”
向朗眉梢一挑,搖了搖頭。“子玉,你還年輕,不知道這裡面的要害。這件事,又豈是兵敗這麼簡單?這裡面牽扯的方方面面的關係太多了。”
魏霸自已雖然也有過一些分析,但是能有機會聽聽向朗這樣的老人分析時局,當然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除了換個角度看問題外,互相探討,也是向向朗這個同鄉前輩展現自己能力的大好機會。他連忙躬身道:“還請向公指教。”
(未完待續)
第244章 推波助瀾
聽完了向朗的分析,魏霸收穫不小,對蜀漢內部的政治派系瞭解得更多了。他之前的瞭解大部分來自於前世的零星記憶,知道結果,卻未必知道原因。後來翻看公文,再有彭小玉從旁參謀,瞭解到了一些政治鬥爭的內幕。可是那些都不如向朗說得系統,說得透徹。
比如他之前只知道諸葛亮提防李嚴,因為歷史上,李嚴後來也被諸葛亮整翻了。現在聽了向朗的分析,才知道李嚴的身份很複雜。他不僅是荊襄人,還是蜀漢內部東州系的代表人物之一,孟達的迴歸,讓東州系死灰復燃,如果諸葛亮不趕回去主持東線的戰事,是必讓李嚴有機會獲取更大的權利。目前鎮守永安的是陳到,陳到不是荊襄系,而是元從系,卻又和荊襄系親近,原本安排他去永安,就是想牽制李嚴,可是他本人同樣不是諸葛亮無法放心的一股力量。
蜀漢政權,就像一隻麻雀,體量不大,內部的各種關係卻一樣複雜。作為一個外來者,諸葛亮想要做出一番事業,坐穩丞相的高位,他就不得不緊緊的依靠荊襄系,把其他的利益派系死死的壓制住,否則,僅是內部的爭鬥,就會耗盡蜀漢政權的所有元氣。
因此,諸葛亮之前有意借曹魏的力量削弱魏家的實力,也是出於無奈。魏延本人如果是一個能識大體的人,諸葛亮又怎麼會這麼急著下手。他重用他還來不及呢。
魏霸不完全相信向朗的話,但是他也清楚,魏延的命運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的姓格。至少在歷史上,諸葛亮在世的時候,魏延的子午谷計劃雖然沒機會實施,卻還是受到諸葛亮重用的,對他的臭脾氣,諸葛亮也一直很包容。
“聽公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魏霸誠懇的感謝道:“之前的確是我父子誤會諸君了。”
向朗鬆了一口氣:“那你現在願意幫我了?”
“同鄉之義,理所當然。”魏霸連連點頭,不過他又隨即佯作不解的問道:“依向公所說,馬謖罪不至死,丞相之所以要處死他,卻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