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到來讓這一切都成了泡影,城裡的魏軍士氣大振,城外又有一萬精騎如同一群狼一樣在暗中窺伺,讓以步卒為主的蜀漢軍非常被動。追,追不上,不追,又時刻處在緊張之中,心理上的壓力更甚於城中的魏軍。
好在張郃也有他不可克服的弱點,只要熬上幾天,耗盡他的銳氣和糧草,就可以讓他自生自滅。到了那時候,因為他的到來而重新振作起來的魏軍士氣將以更快的速度瓦解。
正是因為看出了這一點,他才和馬謖定下了這以靜制動之計,希望能擊敗張郃,全取隴右,讓這次北伐有一個比較完美的結局。
然而,事情的進展再一次讓他的希望落空了。張郃沒有被迫攻擊,卻抓住了漢中糧草運到的機會,一下子逆轉了戰局。
與馬謖認為這是一次意外相比,諸葛亮更願意相信這是張郃的預謀。他恐怕早就盯上了那條糧道,只是當時他自己也未必能想到,這真的會成為扭轉戰局的機會。
可是他做好了準備,並且一旦發現戰機成熟,便義無返顧的全力一擊。
多謀善斷,不愧是曹魏的五子良將。
當他收到馬謖送回來的訊息,說張郃已經向朱圉山方向去了的時候,諸葛亮就知道自己遇上了勁敵。張郃去朱圉山方向,目標應該就是那批剛剛運到的糧草。雖然他不清楚張郃是怎麼及時得到這個訊息的,可是他相信張郃的目的就是為了這批糧草。
在讚歎張郃的同時,諸葛亮並沒有太多的緊張。縱使那批糧草會落入張郃的手中,最後的勝利也未必就屬於張郃,相反,這也許是擊敗張郃的最好機會。在確認張郃的真實意圖之前,他就給馬謖下達了新的命令,讓他尾隨張郃,追往木門。他的目的不是要追上張郃——張郃行動在先,又是騎兵,馬謖根本追不上。他的目的是要馬謖堵住張郃的歸路,把張郃留在木門。
木門西,祁山北,有一座縣城,叫西縣。西縣有他留下的兩千多人,張郃沒有攻城器械,除非有通天入地之能,否則他無法攻破西縣。馬謖只要搶在張郃離開之前進入西縣,就可以堵住張郃的歸路。不用多,只要一天時間,馬岱、高詳、陳式三將就會率領一萬餘步騎趕到,與馬謖一起合圍張郃。總共三萬人,就算無法擊敗張郃,也能困住張郃。
再接下來,他將率兩萬步卒趕到,給張郃最後一擊。
這批糧草將成為張郃的致命誘餌,哪怕張郃燒了那批糧草,也無法挽回敗局。因為擊殺了張郃,就不會再有人馳援隴右,郭淮就算從上邽城裡跑出來,也只有逃跑的命。
至於糧草,與隴右相比,這批糧草又算得了什麼?
現在最大的變數,已經不在於張郃會不會劫走那批軍糧——他劫糧得手已經是沒有懸念的事——而在於馬謖能不能將張郃留在木門。如果張郃劫糧得手,又全身而退,那就沒有任何人再能捕捉到他的蹤跡了。
能追上騎兵的,只有騎兵,可是他現在只有兩千東拼西湊的騎兵,根本不是張郃的對手。
唉,如果馬謖之前能拿下榆中,現在就不會這麼被動了。大漢的戰馬大多來自於榆中以北的武威、張掖,不拿下榆中,就不能順利前往武威,就無法得到大批的優質戰馬。
現在,重任再一次落在了馬謖的肩上,就看他能否截住張郃。
他有兩萬多步卒,大多是精於山地戰的精銳,攻城也許不是他們的強項,可是在山地作戰,馬謖想必不會再讓他失望了吧?
幼常啊,你可千萬要截住張郃。你最清楚我肩上的擔子有多重了。
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了諸葛亮的沉思。姜維匆匆的走了過來,笑容滿面的說道:“丞相,馬岱送來訊息,他與張郃交手了。”
諸葛亮一驚,連忙接過軍報,一邊看,一邊向大帳走去。他走到地圖前,看著地圖上標註的里程,閉目沉思了片刻,再次睜開眼睛的時候,眼中已經全是笑意。
“好,照曰程算來,幼常截住張郃,應該不成問題了。”
“是的。只要馬參軍按照丞相的軍令,不折不扣的執行,他一定能把張郃留在木門。”姜維興奮的附和道:“而且,木門附近有不少利於截擊的地形,想必馬參軍一定不會放過,有了有利地形,再加上那些南蠻羌兵,張郃想要全身而退,恐怕是萬萬不能了。”
諸葛亮也笑了起來,仰天長嘆:“蒼天有眼,這一次,我們終於可以擊殺張郃,結束隴右戰事了。能在新年之前,給陛下獻上一份捷報,獻祭於先帝,我們這兩年的辛苦,就算沒有白廢。”
姜維拱手道:“恭喜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