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功赫赫,攻無不勝,戰無不克,卻一直無法進入丞相接班人的序列;姜維是一名降將,沒什麼值得稱道的戰功,卻被丞相青眼有加。兩者相比較,姜維簡直一無是處。
在很多人的眼裡,姜維就是一個佞臣,是丞相諸葛亮任人唯親,師心自用的最佳證明。他在蜀漢的這六年,除了這個作用之外,什麼用也沒有。他的官職爵位在這六年裡也沒有動過,學和六年前剛投降一樣,沒有積累起什麼像樣的資本,只是丞相面前的一條狗。
別說魏延這種天生眼睛長在頭頂上的猛人,就是吳懿這種鐵了心要跟著丞相走的都未必真正看得起他。他要想調動吳懿替他做別部,吳懿會這麼聽話?
所以諸葛亮才會這麼說,這個計劃沒錯,但是計劃執行的人——你姜維不夠資格。
對姜維來說,這是一個莫大的諷刺,一個足以讓他無地自容的評語。
雖然諸葛亮的本意未必就是如此。
姜維的臉一會兒紅得如血,一會兒白得如雪,好半天才緩過勁來,拱手道:“那丞相有何高見?”
諸葛亮一直靜靜的注視著姜維,直到姜維緩過這口氣來,他才無聲的笑了起來。“伯約,我不是說了嗎,這個計劃是個好計劃,只是你還年輕,資歷不夠。你的資歷不夠,可是我可以啊。由我來出面,你這個計劃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計劃。”
姜維愕然,看著諸葛亮疲憊的笑臉,被一陣突如其來的狂喜淹沒了。
“丞相”姜維哽咽著,不知道如何感謝才好。諸葛亮拖著病體,要給他鋪平道路,把他扶上馬,再送一程,這樣的恩情就是親生父子也不過如此吧。
諸葛亮笑了笑,閉上眼睛,沉思了片刻,掀開被子下了榻。“伯約,準備筆墨,我要給魏延修書,讓他親率精騎趕來助陣。”
姜維不解的問道:“讓魏延親自來?”
“嗯,以魏延為別部主將,吳懿為副,這樣才夠分量。且魏延好鬥,他必然不會拒絕這麼好的立功機會。”諸葛亮喘了口氣,又輕聲笑道:“再者,有魏延為別部,魏霸還能不給烈火彈麼?”
“可是”姜維還是有些遲疑。
“你怕魏延立功,魏家尾大難掉?”諸葛亮立刻明白了姜維的意思,姜維尷尬的點了點頭。諸葛亮不以為然的笑了一聲:“有什麼樣的功勞比攻破洛陽還要大?幷州北部早就淪為蠻胡牧場,縱使佔領也無補於事,甚至比不上河東一郡。伯約,兩害相權取其輕,要從大局著眼,不能因噎廢食。只要你能立此大功,以後魏家父子又哪裡制衡得了你。”
聽完諸葛亮的解釋,姜維心悅誠服,躬身領命。“丞相所言甚是。”
諸葛亮接連寫了幾封信,感到疲憊,這才重新回到病榻上,閉目養神。姜維拿著諸葛亮剛剛寫好的信,並沒有立刻用印,而是仔細的研讀著,分析著丞相字裡行間的用意。這就是言傳身教,是難得的學習機會。在丞相身體不佳的情況下,姜維抓緊一切機會學習丞相的為政之道。
只有如此,他才能儘快的成長起來,成為一個合格的繼任者。
漢中,定軍山下。
吳懿站在魏霸曾經習武的那塊巨石上,遙眺沔水流過的谷地,花白的眉毛輕鎖。他的手負在身後,手裡還捏著剛剛收到的諸葛亮親筆信。
諸葛亮讓他在秋收後趕到長安,準備和魏延一道出徵,他們的任務是領別部一萬五千人出擊幷州西河郡,並從那裡殺入幷州北部的雁門、雲中等地,迂迴千里,協助主力攻佔幷州。
計劃沒問題,正是諸葛亮最喜歡用的戰術,以重將為別部,吸引敵人的注意力,自率主力為正。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就是這麼幹的,當時領兵為別部的是名將趙雲。
可是吳懿還是覺得有些不對勁。
“丞相的身體如何?”吳懿淡淡的問道。
山風強勁,話一出口就被吹散在風中。不過站在吳懿身後的信使顯然很用心,吳懿說的每個字,他都聽得清清楚楚,當下應聲答道:“丞相將養了兩個月後,身體已經大好,正在加緊訓練士卒,籌備糧草,準備出征。”
吳懿轉過頭,看了一眼信使,點了點頭,吩咐人帶信使下山休息。看著信任離開,吳懿的次子吳敏慢悠悠的挪了過來,站在吳懿身後,不緊不慢的問了一句:“父親,你擔心什麼?”
“我擔心有詐。”吳懿眉毛顫了顫,重新拿起手中的信,抖了抖。“子行,你看看這封信。”
吳敏有些詫異的接過來,仔細的看了一遍,沒有看出什麼毛病。“這是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