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更新為報。
今天是週六,老莊要出去換換氣,換換心情,休息兩天,下週繼續。
三月又開始了,求保底月票!
第814章 英雄造時勢
魏霸的臉色很難看,據著玉如意的手捏得緊緊的,指節和玉如意一樣發青。張溫很擔心魏霸一時暴起,用玉如意砸破李豐的頭。
他顯然沒有料到李豐會提出這個建議,一時有些不知道如何收場。昨天他當著眾人的面說了,唯大將軍之命之從,唯少將軍之命是從,如果現在駁回李豐的提議,無異於食言自肥。駁了李豐的面子,自然就是要和大將軍李嚴決裂。
張溫之所以願意答應李豐這個提議,就是希望魏霸和李嚴發生衝突,此時此刻,他比李豐更緊張。
李豐也非常緊張,雖然臉上還保持著笑容,但是他清晰的感受到了魏霸的憤怒。在緊張的同時,他又有一些興奮。如果這次能成功,就表明他重新掌握了主動權,不再任由魏霸艹縱。而這個機會來自於鄧颺,是魏霸自己身邊的人。至於鄧颺為什麼會這麼,李豐覺得並不重要,也許是因為他不滿足於一個沒有兵權的太守,想要更實惠的官職,也許他僅僅是想撈點好處。
魏霸沉默了半晌,慢慢的放鬆下來,聲音乾澀沙啞的說道:“既然是少將軍願意施恩於吳,我也沒什麼話說。不過,我想提醒少將軍一句,如果吳王願意向我大漢稱臣,按道理說,他要派質子到京師的。聽說吳王身體很好,再活個二三十年不成問題,我建議讓太子孫登為質,請少將軍留意一二。”
李豐鬆了一口氣,不管怎麼說,魏霸終究還是答應了這個明顯對他不利的條件。至於是不是讓孫登到成都為質,他覺得不是什麼大問題。聽說孫權根本不喜歡孫登,喜歡的是小兒子孫和,就連剛剛五歲的孫霸都比孫登受寵。說到孫霸,江東還有一個傳言,孫權之所以給兒子起名孫霸,就是因為太恨魏霸了,才給兒子取名霸,既有出氣的意思,又有寄予厚望,希望孫霸能和魏霸一樣霸氣沖天的意思。
“將軍所言甚是,我會將這一條款加進去。”輕鬆之下,李豐再一次大包大攬。
張溫的心情卻有些複雜。孫登為質,問題也許不大,只是在臉面上對東吳不太好看。可是從另一個方面說,把傾向於江東世族的孫登送到成都為質,如果能和蜀漢朝廷搞好關係,對孫登以後接任吳王也許更有好處。孫權再喜歡孫和,也不至於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廢長立幼吧,更何況孫登還有為質的功勞。
東吳向大漢稱臣,損失的是孫家的利益,對江東世家來說,卻是一個利大於弊的喜訊。
他沒有表示任何意見。
孫權暴跳如雷,將案上的東西全部掃在地上,縱聲咆哮。
“張溫,你收了魏霸什麼好處?”孫權拔出腰間的環刀,大步走到張溫面前,氣喘吁吁的問道:“你竟敢把這樣的條款帶到孤的面前,不怕孤砍了你的首級嗎?”
張溫早有預料,拜伏在地,連連頓道。
“大王,臣自知有罪,不敢奢求天恩。請大王容臣衣褚執戟,奔赴疆場,臣願與魏霸一戰,以報大王知遇之恩,贖臣喪權辱國之罪。”
“你想死?”
“臣無計以解君憂,唯以一死。”張溫再次頓首,仰起頭,迎著孫權噴火的目光:“若大王欲與魏霸一戰,臣願身先士卒,臨陣搏殺,死不旋踵,以報大王。”
孫權屏住了呼吸,牙關咬得緊緊的,腮幫子鼓得如鐵。他的臉頰抽動了幾下,將長刀砸在地上,叉著腰,仰天長嘆。兩行濁淚沿著瘦削的臉頰滑落,滴在張溫面前的地磚上。
張溫提醒了他,你能戰,就戰,不能戰,就老老實實的籤協議。
孫權知道不能戰,否則,他根本不會派張溫去長沙面見魏霸。只是魏霸提出的數字太過駭人,而李天上提出的這個建議又太歹毒,讓他根本無法接受,不論是從心理上還是從戰略上。
荊州地處長江中游,北控漢水,南控五嶺,控制了荊州,江東才安全,失去了荊州,江東就時刻面臨著被攻擊的可能。水師從荊州順水而下,江東根本無險可守。所以爭奪荊州是從孫堅以來就一直貫徹的戰略方針,孫堅、孫策奮鬥了十幾年,一直到孫權繼位,奮戰數載,建安十三年攻克江夏,斬殺黃祖,才算是初步實現了戰略目標,其後又和劉備多次爭奪荊州,前後近三十年,才把荊州真正掌握在手中。
現在,要他放棄長沙、南郡,幾乎將整個荊州拱手相讓,形勢重新回到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戰前,對他來說,這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