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等,我饒不得爾等。你將我的話如實轉告吳王,讓他刻在案右,時刻牢記,早晚誦讀,須臾不可忘卻。”
胡綜被魏霸說得面紅耳赤,卻不敢回嘴。
李豐鬆了一口氣,顧盼自雄。今天他可真是露了臉了,簡直是力挽狂瀾,挽大廈於將傾啊。吳國君臣父子真應該好好的謝謝他,要不然,孫權這個吳王能不能做成都是一個疑問。特別是魏霸最後這幾句,簡直說到了他的心窩裡。將來他接任大將軍,魏霸、孟達可不就是他的左膀右臂,兩口鋒利的戰刀。有了這樣的幫手,他還怕誰。
雖然有些波折,不過李豐一出面,終究還是把事情定了下來。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無非就是怎麼撤兵的事。魏霸想打沒打成,有些意興闌珊,根本沒興趣參與談判,直接讓鄧颺代表他出席會議旁聽,自己躲在大帳裡不出來。
李豐知道魏霸心情不好,也非常體貼,鄧颺代表魏霸出席也更合他的心意。他們談的第一件事,就讓和益陽的孫登、臨湘的諸葛恪聯絡,讓他們撤出長沙,將長沙完整的交給魏霸。
不過,鄧颺代表魏霸提出了一個要求。吳軍撤出長沙時,要交出所有的武器,甲冑和軍械,只能攜帶最少的糧食,以免他們中途再起異心。對這個問題,胡綜本來有異議,可是一想到魏霸那蠢蠢欲動的心,生怕惹得魏霸大怒,強攻益陽,到時候李豐也不好做人,沒敢當面拒絕。
他要求先進城和孫登商議。
李豐答應了,他警告胡綜說,鎮南將軍心情不好,耐心有限,你們最好認清形勢,不要逼他動武。真要到了那一步,我也攔不住他,你們後果自負。
胡綜不敢怠慢,立刻進城。
聽說孫權答應稱臣,魏霸也同意罷兵了。處於絕望邊緣的孫登長出一口氣,雖然覺得魏霸的要求有些過份,還是答應了。與其被魏霸攻破益陽,做階下囚,還是老老實實的交出武器,體面的走出長沙吧。
當然了,孫登離開長沙就要趕赴成都為質,這也是條款中定好的,他只是回武昌和孫權見一面,然後接上太子妃周氏,到成都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自然要夫妻兩個一起去。
孫登同意之後,隨即以太子的名義給諸葛恪寫了一封信,讓他按照魏霸的要求交出武器,撤出臨湘。為了防止諸葛恪節外生枝,孫登特地派張承去見諸葛恪,以姊夫的身份壓制諸葛恪,別做出蠢事來。
事後證明,胡綜的決定是正確的,孫登的擔心也絕不是多餘。聽說要放下武器,割讓長沙、南郡,向蜀漢稱臣,諸葛恪氣得暴跳如雷,如果不是張承,換一個人來,根本壓制不住他。
經過兩天談判,在胡綜、費禕的穿針引線下,孫登、諸葛恪交出武器,撤出益陽、臨湘。魏霸進駐益陽,靳東流接管了臨湘。
在談判的時候,魏霸一直沒有露面,由李豐、費禕等人主持各項事務的協調。談判完成之後,魏霸派人請孫登和諸葛恪赴宴。在酒席上,魏霸一改之情的憤憤不平,談笑風生,特別是大大的誇讚了一番李豐,推李豐為這次談判成功的首功。
李豐得意洋洋,假模假式的謙虛了兩句。諸葛恪冷笑了一聲,不屑一顧,一個人坐在一旁喝悶酒。
孫登也有些尷尬,特別是面對坐在魏霸身邊的關鳳,他覺得無地自容。當年孫權以婚姻不成為藉口,最後襲殺關羽,致使關羽屍首分離,現在關羽的女婿魏霸逼著他們父子向蜀漢稱臣,他本人還險些成了魏霸的俘虜,真是報應不爽。
關鳳倒沒會異常,事實上,他從頭到尾都沒有看孫登一眼。她的眼裡只有魏霸。
孫權稱臣,吳王質子孫登即將趕赴成都的捷報以最快的速度送往成都,送到了大將軍李嚴的手裡。
李嚴卻沒有一點興奮,相反悵然若失。
他剛剛上書天子,要求率領討伐東吳,還要諸葛亮出兵策應。皇帝的詔書剛剛發出去,李豐的捷報卻到了,協議達成,孫權稱臣,荊州的戰事已經結束了,他還忙乎的什麼勁?
李嚴恨不得把李豐從荊州拽過來海扁一頓。從李豐的捷報裡來看,促成這個結果的罪魁禍首就是李豐。魏霸不肯就此罷休,是李豐力主與孫權罷兵談和,甚至還不惜動用了大將軍的名義,強行壓制住了魏霸。
看到李豐自吹自擂的擺功,李嚴險些一口血沒噴出來。
這個沒用的畜生,壞了老子的大事。
李嚴想了很久,還是不甘心。他冥思苦想了半天,靈機一動,計上心頭。
。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