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僅可能失去關中,還有可能失去南陽。”司馬懿抹著鬍鬚,淡淡的說道:“魏霸是棄子,你我父子也可能是棄子。如今的形勢與當年關羽侵我襄陽相仿,可是我大魏的國力卻大不如前,陳王剛剛戰死在關中,曹真病重不起,于禁被先帝氣死了,徐晃、張遼、樂進都病死了,陛下手中只剩下張郃這口利劍,只可惜,這口劍殺伐太久,不復往曰鋒利了。”
司馬懿的目光從兩個兒子的臉上掃過:“守住樊城,我們就是這場戰事的最大功臣。至於追殺魏霸的功勞,就讓給張郃吧,算是我們送他的禮物,能不能成功,就看他有沒有這樣的運氣了。”
。
。
。(未完待續。)
第658章 暗流湧動
曹睿接到了司馬懿轉來的訊息,得知魏霸與陳到可能借道吳國控制的江夏郡殺入豫州,頓時覺得頭皮一陣陣的發麻。正如他擔心的那樣,魏霸的參戰使情況更加複雜了,豫州不僅是魏國的膏腴之地,當地的屯田同時供應著荊州軍團和揚州軍團的軍糧供應,還掩護著洛陽的安全。可是這裡偏偏沒有多少險要可守,可謂是一馬平川,一旦被敵人佔據,那洛陽就危險了。
當年武皇帝曹**因為關羽北伐準備遷都鄴城,被司馬懿阻止,最終徐晃力挽狂瀾,擊敗了關羽,現在徐晃已經死了,能夠擔起這個重任的只剩下張郃和他率領的一萬騎兵。
在平原地帶,這一萬騎兵足以完成阻擊的任務,而且可以把這個危機變成一個機會。如果有可能的話,也許能將魏霸和他率領的人馬擊殺在豫州。魏霸一敗,李嚴的攻勢就無法持久,魏國就可以掌握戰局的主動,進入**。
曹睿再次下令張郃戒備,由新野向東側的比陽一帶移動。比陽在桐柏山之北,向東可以馳援義陽,向西可以策應宛城,一旦襄樊有急,也來得及支援。有桐柏山做掩護,隱藏行蹤也相對容易一些。
與此同時,曹睿提醒滿寵做好開戰的準備。從目前得到的情報來看,江淮的揚州軍團已經無法獨善其身,只能希望儘快解決戰事,不要拖延得太久。這一年多的戰事把魏國拖得筋疲力盡,如果從江淮到關中的數千裡戰線全面開戰,曹睿支撐不了太久。
接到曹睿的命令之後,張郃一邊向比陽移防,一邊給曹睿寫了一份奏疏。他說,魏霸雖然善奇,可是他並不魯莽,相反,他非常謹慎,縱觀他的歷次用兵,都是選取有利自己的地形,武陵一戰,把吳軍誘入山區作戰便是明證。豫州地勢平坦,雖然有山,卻不足以展開大範圍的迴旋,魏霸以步卒入豫州顯然不太合理,更適合他攻擊的方向應該是南陽郡西部的山區,蜀漢軍有強悍的水師,如果他們進入南鄉郡,重奪武關,這才是最有威脅的戰略,希望皇帝陛下予以重視。
在最後,張郃很坦誠的表示了對司馬懿的不滿。他僅憑一些細作的猜測就做出了這樣的判斷,是不是有些草率?他一直強調魏霸突入豫州的可能,卻隻字不提魏霸聲東擊西的可能,是不是因為荊州軍區一直是他的防區,武關道也控制在他的手中,所以他不希望有其他人介入?
曹睿接到張郃的奏疏,直皺眉頭。張郃說得是有道理,但是他犯了官場上的忌諱。誰都知道他和司馬懿有矛盾,他如此大張旗鼓的指責司馬懿,有以私礙公之嫌。那些世家最擅長的就是上綱上線,這樣的奏疏落到他們的手中,很可能掀起大風浪,給他重用宿將子弟造成不必要的阻力。
曹睿將張郃的奏疏壓下了,卻招來了荊州刺史毋丘儉,讓他和燕王曹宇一起領兵五千,趕往南鄉郡。
曹睿雖然沒有對司馬懿提起這件事,司馬懿還是知道了,但他什麼也沒說。既然天子要把這件事掩蓋下去,他也不能撕破臉皮,只好裝不知道。
當然,他的心裡是不會忘記的。
孫權看著剛剛收到的書札,咧了咧嘴,無聲的笑了起來。“我就知道這豎子貪心不足,既想借道,又不想給我戰船的圖紙。”
諸葛恪默不做聲的看著孫權。因為與孫權的想法不合,陸遜和潘濬都不再在孫權的徵詢範圍以內。潘濬的身份敏感,這可以理解,而陸遜卻是被諸葛恪的那句話深深的傷著了。江淮系、江東系的矛盾在這一次的作戰計劃中充分的暴露出來。孫權想透過借道給魏霸的機會奪取江淮,陸遜的阻止雖然有道理,但是在孫權先入為主的想法面前顯然蒼白無力,他的一切爭論都無法讓孫權相信他這麼做沒有私心。
毀掉魏霸,讓漢魏殺得更加激烈,趁著魏國力弱之際,一舉奪取江淮之地,這是多麼好的機會?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