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儀的眼中閃過一絲憤怒。諸葛亮為了保住姜維,寧願自貶,他不做丞相了,要把丞相之位讓給廖立,那這個丞相長史又有什麼意義?他要的不是丞相長史,而是丞相之位。只有諸葛亮繼續做丞相,繼續掌握大權,擊敗李嚴、魏霸,他才有可能接任丞相,否則這個丞相長史什麼價值也沒有。諸葛亮讓他代替蔣琬做丞相長史,不是對他的器重,而是讓他做替死鬼,和廖立作對。
他有一種被諸葛亮欺騙的感覺。
丞相諸葛亮上書天子,主動承擔洛陽之戰的主要責任,請求辭去丞相之位,並推薦廖立接任丞相。
這個訊息在短短的半天時間內就傳遍了整個成都。
很多人都非常驚訝,為什麼諸葛亮在這個時候突然要求自免。這件事已經過去了很久,大將軍李嚴都沒提,諸葛亮又重新回到了成都,一直住在宮裡,口含天憲,皇帝不過是他的傀儡。在這種情況下,他自己不提,就沒人敢主動提,他為什麼要主動放棄丞相之位?而且推薦曾經和他不和的廖立接任丞相,這實在讓人太驚訝了。
這是何等的高風亮節,真正的丞相胸懷。除了諸葛亮,沒有人能做到這一點,大概也只有歷史上那位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的祁黃羊能和他相提並論。
天子劉禪很為難,他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這件事。以前這樣的事都有諸葛亮替他做主,現在要處理的人就是諸葛亮,那該怎麼辦?是聽諸葛亮的要求,免去他的丞相之位,還是寬言安慰,讓他留任?
劉禪無奈,求見諸葛亮,諸葛亮要求公事公辦,並高度評價了廖立的政績,認為廖立雖然姓格有點偏激,才能卻當之無愧,足以擔負起丞相之重任。
劉禪卻不敢當真,只好把這個難題又推給了大將軍李嚴。
接到諸葛亮要求自貶的奏疏,李嚴欲哭無淚。他天天盼著把權利從諸葛亮手上奪過來,可是當諸葛亮主動放棄了權利的時候,他卻感覺不到一點高興的成份,反而有一種中計的感覺。
讓廖立接任丞相?開什麼玩笑。他不反對廖立留在成都做官,但是他卻不能讓廖立做丞相,特別是在這個時候做丞相。現在廖立接任丞相,只會感激魏霸,是魏霸一手把他捧上了相位,以後他會和魏霸走得更近。擊敗了諸葛亮,卻便宜了魏霸,並不是李嚴願意看到的。
廖立可以做丞相,但是必須由他李嚴推上去,否則就不能讓他做。
可是他偏偏又不能拒絕。
諸葛亮主動承擔了洛陽之戰的責任,引咎辭職,並推薦廖立這個曾經的敵人接任丞相,不管是真是假,這種氣度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如今成都大小官員哪個不讚嘆丞相的胸懷,哪從此不佩服丞相知人善用?他要是反對廖立,不僅會得罪魏霸、廖立等人,而且會和整個輿論做對。和丞相一比,他簡直就是天生的反面形象。
李嚴進退兩難,冥思苦想了三天之後,上書天子,請求駁回諸葛亮的自免請求。他說,諸葛亮雖然洛陽之戰有過,但也不能說有過無功,畢竟大軍曾經包圍洛陽,給曹魏不小的震動,宣揚了國威。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說,霍弋駐在新安,將整個函谷、大半個河東控制在手中,洛陽之戰還是有戰果的。所以,就算諸葛亮要承擔責任,也無須免職,暫時免去丞相之職,稍貶其官,仍代行丞相事為宜。
與此同時,原車騎將軍吳懿因功升任驃騎將軍。
至於廖立,也的確是個人才,宜位列九卿,以示嘉獎。將來再立功勳,再升任三公不遲。
李嚴奏疏一上,頓時博得了群臣的一致同意。劉禪也鬆了一口氣,立刻下詔,按李嚴的建議施行。經過朝議,貶諸葛亮為左車騎將軍,原車騎將軍吳懿則因功升任驃騎將軍,鎮西大將軍魏延因功升任右車騎將軍,姜維升任鎮北將軍,領關中督。
懸而未決的洛陽之戰終於塵埃落定,諸葛亮安然無恙,依然把丞相府牢牢的抓在手裡,還獲得了無以倫比的聲望,李嚴卻是打碎了牙往肚裡咽,氣得捶胸頓足,咬牙切齒。
訊息以最快的速度傳到魏霸的手中。魏霸感慨不已。
“丞相的手段依舊犀利啊,這一進一退,李嚴徹底亂了陣腳,多時的準備全撲了空,估計半夜醒了都要哭一場。”
法邈忍俊不禁:“算來算去,還是算漏了丞相會自免。他算準了李嚴不會甘心讓將軍獨大,所以這才冒險一試。這也叫出奇不意,李嚴一點準備也沒有,當然會亂了陣腳。”
“嗯,這次丞相的確高明,戰術雖然沒什麼新奇之處,卻是戳中了李嚴的軟肋,所以大見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