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4部分

莧盟�岢侄嗑茫扛�慰鑾瀾倜裰冢�墒譴笊嗣襉模�鏊賴娜嗣�墒且�閽謁�飛系摹!�

諸葛亮微微頜首,笑而不語。

“魏軍懸師遠來,自知無生還之理,故人人用命,個個爭先,銳不可擋。可是老子有云,‘飄風不終朝,暴雨不終曰。孰為此?天地而弗能久,又況於人乎?’掐指以數,魏軍遠來,攜糧不會超過一個月,加上劫掠所得,也不會超過一個半月,從他們入關中算起,於今已有半月,正如人過壯年,雖欲老有所為,而體衰力弱,不足為患。丞相只要耐心守住大營,其敗亡翹足可待。到時候,丞相雖失四千騎,復得四千騎,又有什麼損失可言?”

諸葛亮哈哈大笑。“向公果然是老誠仁,一眼便看出要害。不過,要想以靜制動,以重製輕,還需要向公這樣的老將襄助才行啊。”

向朗撫須微笑。“但為國家計,丞相有令,向朗焉敢不從。若丞相覺得朗尚可用,朗願率兵一萬,為丞相前驅,與曹植小兒一戰,挫其銳氣。讓他知道丞相之威不可犯,大漢之兵不可輕。”

諸葛亮笑著搖搖頭:“向公,你的壯志,我深表佩服。不過,對付曹植這樣的小兒,又何必向公親自出馬。還請向公坐鎮中軍,由我率後生們與之一戰。幼常與文長已尾隨曹植而至,我們前後夾擊,想必能小有斬獲。”

向朗目光一閃:“丞相出陣,以幼常與文長相助,自然是馬到成功,生擒曹植,指曰可待。”

。(未完待續。)

第613章 明爭暗鬥

諸葛亮請向朗來,是要他領兵出戰嗎?

當然不是。諸葛亮是要求得向朗的支援,有向朗這樣有資歷、有實力的老將幫腔,荊襄系的後生們就不敢亂來。穩住了荊襄系,其他人就不足為患。更重要的是向朗支援他,馬謖就不會在這個時候和他談條件,他會看在向朗的面子上,從大局出發,全力支援他。有了馬謖的支援,他領三萬兵在西,馬謖、魏延在東,擊殺曹植不在話下。

向朗是想出戰嗎?是。當此危險之際,與諸葛亮全力合作是毋庸置疑的,關中失守,對誰都沒有好處。要討論的不是是否合作,而是合作的方式。他想領兵出戰,也是因為與馬謖、魏延夾擊曹植獲勝的機會很大,如果能借此機會力挽狂瀾,甚至能生擒曹植,這個大功當然會落在他和馬謖的頭上。此戰過後,諸葛亮即使不情願,也不能不重賞他們,他們的實力就會更強。

可惜,這個道理諸葛亮也非常清楚,所以他要求得向朗的支援,卻不會把這個立功的機會讓給向朗。在馬岱全軍覆沒的情況下,他需要一場更大的勝利來證明自己。現在的情況看起來危急,其實只要冷靜下來,就能發現其中蘊藏著更大的機會。

曹植、夏侯霸的勝利都來自於出人意料。他們違反兵家常識,孤注一擲,出其不意的進入關中,一路急行,這才取得了意外的成功。現在意外已經不再意外,曹植面臨著蜀漢軍的前後夾擊,他哪裡還有什麼機會。連生存都是問題,更別說創造什麼奇蹟了。

他就是一隻主動跳上岸的大魚,雖然掀起了一些浪花,把漁夫嚇了一跳,卻也不可避免的將自己陷於必死之地。沒有後勤補給的孤軍,面對兩倍於己的敵人圍追堵擊,他又哪裡有什麼生路可言。只要堵住他的去路,不用打,等上一個月,等他糧食吃完,他就不戰自潰了。

任何事都是有代價的。他註定要成為某人功勞簿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諸葛亮怎麼可能把這個機會讓給向朗。如果不是迫於形勢危急,諸葛亮甚至不會讓馬謖從中分一杯羹。不過馬謖大敗在前,就算這一戰立了功,將功贖罪,他的官爵也不會太大的提升。

至於魏延,諸葛亮有絕對的信心,從魏延對他送的那副甲冑的愛惜程度就可以清楚魏延的想法。只要不觸及魏家的利益,魏延不會偏袒馬謖,和他作對。

魏延不是魏霸,他的心思要簡單得多。

得到了向朗的支援,諸葛亮成功的穩住了陣腳,把一場災難轉化為繼續戰鬥的動力。私下裡的牢搔是避免不了的,只要沒有人敢跳出來,那些牢搔就無法對諸葛亮造成大的影響。

哪個權臣沒有敵人?好好先生做不了權臣,也做不成任何事。

一路急行的曹植過了郿塢,在五丈原停了下來,安營紮寨,不走了。

五丈原在渭水南,高約五十丈,北闊南窄,最寬處約五里,南北長約十里,東側便是武功水,也就是斜水,北臨渭水,西側是一條深達十丈的水溝,南側便是秦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