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部曲就在身邊,陸遜會大開城門,與魏霸決一死戰。他非常想抓住魏霸,魏霸主動送上門來,他沒有道理不笑納。可是他沒有兵力,身邊除了不到一百的親衛騎之外,只有潘濬留下的兩千留守士卒,要和魏霸對陣,勝負在兩可之間,要想抓住魏霸更是痴心妄想。
這樣的事,陸遜當然不會做,所以他只能忍著,對魏霸囂張的挑戰視而不見。
陸遜有這樣的涵養,可是不代表他的部下也有這樣的涵養。見魏霸在陣前耀武揚威,城上的吳軍非常生氣,非常鬱悶。而那些同樣來自各個部落的蠻子看著城下興高采烈的蠻子,心裡自然有些酸溜溜的不是滋味。
潘濬的部下以荊州人為主,其中有一半是各部落徵發來的蠻人。蠻人好武尚勇,一言不合,就會拔刀相向。他們戰鬥很勇敢,向來是徵兵的首選物件。也正因為如此,蠻子們對陸遜的沉默感到非常恥辱。
在無形中,他們更願意有魏霸那樣勇猛的上官,雖然在陸遜看起來這麼做有點蠢,可是在蠻子們看來,這才像個男人,才像個勇士。
當魏霸挑戰沒有得到響應,進而派出罵陣高手罵陣的時候,這種情緒變得更加強烈。數十名蠻子在城下破口大罵,把威名赫赫的輔國將軍陸遜罵得狗血淋頭,所有的吳軍都分外憤怒,特別是原本屬於潘濬所部的蠻兵,他們覺得自己是無辜的,陸遜根本就不是他們的上官,現在卻被敵人罵得這麼難聽,純屬冤枉。
一聽到是蠻兵罵陣,陸遜立刻明白——至少是他以為明白了魏霸的用意,他下令任何人不準出戰,違令者斬。魏霸想用這麼幼稚的激戰法,他才不會讓魏霸得逞呢。
他甚至不準弓弩手射擊,沅陵不是軍事重鎮,沒有守城弩這樣的利器,普通弓弩根本射不到那些人,只會被他們恥笑。與其如此,不如沉默。
城上沒反應,城下罵得更歡。蠻子們換著不同的方式罵,罵得唾沫橫飛,罵得城上的吳軍將士面紅耳赤,無地自容,陸遜的親衛更是氣得咬牙切齒,最平靜的反倒是陸遜本人。
魏霸一連罵了三天,陸遜都沒有出城。雙方的戰鬥只在斥候之間展開,陸遜派出城的斥候遭到了魏霸最嚴密的追捕,一出城就很難再回來,不是失蹤了,就是屍體被扔到了城下。
沅陵城居然被魏霸區區兩千人圍住了,這實在讓人有些啼笑皆非,城裡的吳軍將士感到更加屈辱。
第四天,當朝陽升起,數十罵陣蠻兵懶洋洋的扛著武器來到陣前,擺下酒肉,開始一天的罵陣時,陸遜發現魏霸沒有像往常一樣來列陣,不過他並沒有上當,依然下令不準出擊。
第五天,魏霸同樣沒有來。
第六天,魏霸還是沒有來。
第七天,陸遜有些不安,決定下令出擊。他從臨沅出發的時候,衛旌已經答應領兵趕往酉陽,臨沅到沅陵有五百多里,按照陸遜的估計,衛旌現在應該要到沅陵了,魏霸在沅陵城下沒有進展,很可能會虛晃一招,偷偷的跑去截擊衛旌。他當然不能讓魏霸這麼如意,他要牽制住魏霸,給衛旌創造機會。
陸遜一開啟城門,那些罵得正開心的蠻子一看,撒腿就跑。陸遜一看,心頭就是一驚,立刻派人向魏霸的大營發起了試探的攻擊。一頓飯的功夫後,出城的將士回來了,告訴陸遜一個非常意外的訊息。
城外是個空營,除那些罵陣的蠻子,一個人也沒有。
陸遜大吃一驚,忽然明白了魏霸的意思,他立刻派人沿沅水而下,搜尋魏霸的蹤跡,同時提醒衛旌注意,不要被人伏擊。
沅陵城東一百三十里,壺頭山,清浪灘。
魏霸站在一塊巨石的後面,凝視著緩緩駛來的吳軍船陣,看著船頭飄揚的衛字戰旗,不由自主的想笑。在酉水,衛旌成就了他的第一功,今天,衛旌又將成為他與陸遜對決的第一功。
魏霸到沅陵來,並不是想攻沅陵城,兩千人攻城,除非手裡有火炮這樣的殺器,否則這點人根本不夠人家殺的。他的目標是衛旌,是步騭,堵著沅陵城,不讓陸遜出來,無非是切斷陸遜和衛旌之間的聯絡。他人在沅陵城下罵陣的時候,注意力卻全在臨沅方向。
魏霸估計到了陸遜會想到這一點,所以他對方案做了稍微的調整,沒有等衛旌趕到沅陵再發起攻擊,而是選擇了離沅陵有一百三十里的清浪灘作為戰場。到達沅陵城下第五天,當他收到訊息,得知衛旌快要進入伏擊點的時候,他就帶著主力悄悄的離開了大營,只留下那些罵陣的蠻子繼續演戲。
他動手的時間比陸遜估計的要早一天,地點比陸遜估計的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