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4部分

下來,在蒼白的臉頰上蜿蜒流淌。

夏侯儒奉張郃之命,用幾個月的時間召集了三萬多羌人,在隴關激戰三天,戰死的羌人有一萬多,夏侯儒留下了少量的人守隴關,然後帶著兩萬多人追擊趙廣,準備一口氣殺入關中,策應張郃入關,根本沒想到會遭到伏擊。能夠跟上來而沒有掉隊的都是精銳,現在被趙廣等人一網打盡,而那些體力不支,還落在後面的羌人就更指望不上了。沒有他居中排程指揮,那些羌人就是一盤散沙,只會被趙廣等人各個擊破。

隴關這一路已經失敗了,夏侯儒後悔莫及。他相信,既然趙廣撤退是有預謀的,那麼隴關大概還會被趙廣收回去。

夏侯儒猜得一點也沒錯,當趙廣、關興三人一路殺回隴關時,隴關突然起了一場大火,將正準備據關而守的兩千多魏軍燒得焦頭爛額,狼狽不堪的棄關而去。

趙廣幾乎是兵不血刃的收復了隴關,張睎留下和他一起守關,關興則押著一萬多俘虜返回汧縣。

馬鹿峽亂石穿空,箕谷驚濤拍岸。

一艘艘滿載糧食的狹長小船整裝待發,只要鬆開纜強,這些船就會順水而下,穿過奔濤洶湧的箕谷,進入關中。

郝昭卻遲遲的沒有下命令,他看著遠處的上邽城,手指捏了又放,放了又捏。

“將軍擔心這些船會傾覆嗎?”馬鈞揉著酸澀的眼睛,吶吶的問道。這些船都是他特製的,箕谷谷狹水急,礁石又多,大船根本無法行駛。他是扶風人,對這種情況非常清楚,奉命來到隴右之後,他就根據箕谷的特殊情況設計了這種體形修長的小船,能夠穿行於箕谷之中。

誰都以為他在潼關或者宛城,卻不知道他去年冬天就冒著大雪來到了冀縣。

現在,船造好了,郝昭收集的糧食也裝好了,只等鬆開纜繩起運,這些士卒和糧食就可以進入關中,郝昭不知道怎麼的,卻遲遲沒有下命令,反而一直看著上邽城出神。

“不是,馬君的船造得精巧,穿過箕谷不會有一點問題。”郝昭捻著須尖,沉吟道:“我只是覺得有些不對勁。”

“有什麼不對勁?”偏將軍魏平不解的問道。他跟著郝昭多年,對郝昭的戰場經驗非常欽佩。征戰多了,有時候判斷戰局並不是依靠情況,而是直覺。這種直覺的養成需要經驗,更是一種天賦,有人打了一輩子仗也未必能有這樣的直覺。

“上邽太安靜了。”郝昭指著遠處的上邽城:“王平就算再膽怯,也不會不敢出戰,否則他守上邽城的意義何在?他閉城不出,任由我們進入關中,這不合常理。除非”

“除非他希望我們進入關中。”魏平不太肯定的說道。

郝昭點了點頭:“我們進入關中易,再出關中卻難了。到時候逆水而上,王平在谷口列陣,我們就會全軍覆沒。而進入關中,以我們的兵力也無法長驅直入,臨渭、陳倉都有兵,不會讓我們輕易過關的。”

魏平眨了眨眼睛:“那怎麼辦?陳王還在關中等著我們呢。”

“陳王恐怕等不及了。”郝昭嘆了一口氣。他知道曹植進入了關中,他也知道曹植正在向陳倉進發,可是他不認為曹植會強攻陳倉。曹植急行而來,沒有大型攻城器械,攻城必然耗時太多,對於沒有後勤輜重的曹植來說,攻城是非常冒險的,不如尋機與諸葛亮野戰。而且他和曹植之間聯絡不便,一來一回,順利的話要七八天,如果碰到蜀漢軍的斥候截殺,半個月收不到訊息也是正常的。他們之間根本無法緊密配合,相信曹植也不會把希望寄託在他身上。

正如他也不會把希望寄託在曹植的身上。

他原本的用意是想誘上邽城裡的王平出擊。他以五千步卒運糧,故意就在上邽城東忙碌,然後埋伏了兩千騎在上邽城西,只要王平一出城,兩千騎殺出,王平就沒機會再回去了,到時候強攻上邽城,再決定是否進入關中。

可是王平一直沒有出來,他死死的守著上邽城,根本不給他奪城的機會。王平不出城,哪怕他有萬人,哪怕他知道上邽城時的守軍不會超過三千人,他也無法攻克上邽。

郝昭遲疑良久,決定還是跟隨自己的直覺,暫緩進入關中。

王平站在城頭,看著緩緩西行的魏國船隊,暗自鬆了一口氣,鬆開了握得緊緊的手,悄悄的將手汗擦在戰袍上。

都尉馮顯看出了王平的緊張,悄聲問道:“將軍,我們不追擊嗎?”

王平瞟了他一眼,又好氣又好笑:“追擊郝昭?別人不知道,你還不知道這位郝伯道,我要是追出去,他肯定有一個大坑等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