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如果晉王是逆臣賊子,那也是丞相逼出來的。”費禕說道:“陛下,請聽臣從兵出子午谷開始講起。這些都是真事,陛下可以找馬謖、李平等人前來問詢,若有一句謊言,臣敢以身就鼎钁。”
費禕拜了一拜,然後從諸葛亮第一次出兵北伐開始講起。
他講了孟達叛魏,卻被諸葛亮**的前因後果;
他講了魏家父子用計,出子午谷奇兵,丞相卻將他們作為棄子的經過;
他講了丞相在隴右敗於張郃,魏霸、趙廣出兵,與向朗一起大破張郃,卻因為丞相要殺馬謖,魏霸只好讓功的內幕;
他講了魏霸去武陵,劉琰死於夷淵的來龍去脈;
他講了魏霸送狐裘給諸葛亮,希望同舟共濟,卻被諸葛亮所拒;
他講了諸葛亮洩漏技術給吳國,欲以制衡魏霸;
林林總總,十幾年的事情,一件件的擺在劉禪的面前。
劉禪驚駭不已,冷汗直流,連聲道:“這這是真的麼?”
“丞相從來沒有對陛下提起過?”
劉禪連連搖頭,腮幫子上的肉幾乎甩得飛了起來。
“陛下,偏聽則暗,兼聽則明。孟達、馬謖、李平、趙廣、向朗等人皆在,陛下可以召他們到御前垂詢,看看臣可有一句謊言。”
。
。
。(未完待續。)
第1008章 長袖善舞
劉禪又驚又怒。
直到費禕開口之前,他雖然埋怨丞相給他闖了禍,但是他從來不懷疑丞相的良苦用心。正如以前他一直覺得丞相太嚴厲,卻不懷疑丞相有不臣之心一樣。
他相信丞相,他真把丞相當成父親一樣的信任。
可是,聽完了費禕這些話,他才知道諸葛亮瞞著他做了多少事情。他不用去查了,他相信費禕不會去誣陷丞相。他現在知道,費禕說得沒錯,魏霸如果真有不臣之心,那也是丞相一步步的逼出來的。
不管動機如何,諸葛亮獨攬大權是事實。以前,劉禪只是不滿諸葛亮的做法,卻不懷疑諸葛亮的忠誠。現在,他依然不懷疑諸葛亮的忠誠,卻不得不面對諸葛亮造成的惡果。
他硬生生把一個國家棟梁逼成了逆臣賊子,而且,這似乎已經無可挽回。
你可以說好心辦了壞事,可是能因為好心辦了壞事就不用承擔後果嗎?
劉禪憤怒了。
“丞相誤我,丞相誤我!”劉禪連聲叫道,在大殿上來回踱著圈,憤怒得像頭焦躁的公牛。他低吼道:“丞相他想幹什麼,都病成了那樣,卻不肯死,非要把魏霸逼反了,他才肯死麼?現在好,他趁心了,我怎麼辦?我怎麼辦?”
“法辦!”費禕接了一句。
“什麼?”劉禪一時沒聽清,扯著嗓子又問了一句:“你剛才說什麼?”
費禕提高聲音,又說了一遍:“臣說,法辦,依法查辦。”
劉禪快步走到費禕面前:“法辦?”
費禕重重的點了點頭:“陛下,國有國法,凡事皆當以法為本。丞相當年制蜀科,以法治國,是以國泰民安,罪人而無怨,皆因依法而行。今天,以朝廷大臣之重,行刺殺大臣之事,非律法所容。若不能以法制裁,則人人效仿,天下豈能不亂?若不能按章辦事,清查涉案人等,又怎麼能服眾?”
費禕一口氣說了幾個按法辦事的理由,大意無非是說,只有依法辦事,把這件事案子查清楚,相關人員都得到懲處,還晉王一個公道,才能讓天下人心服口服,也讓那些弄險的人受到應有的懲處。
不管怎麼說,用刺殺的手段來解決朝堂上的爭端,都是下不檯面的事,不能縱容,當然也不能效仿,只能依法處置,才能正本清源,恢復朝堂上的秩序,否則,以後看誰不順眼,都派刺客去幹掉對手,那朝堂還是朝堂嗎?
就算是市井,也不能這麼幹啊。
劉禪覺得有理,接受了費禕的建議,組織相關的人員,設立專案組,專門負責這件刺殺案。
這個決定,將在兩曰後的朝會上宣佈,並由群臣一起商定負責人員。
和劉禪達成了一致,費禕離開了皇宮。在出宮門的時候,他遇到了董允。
董允和費禕是好朋友,甚至可以說是至交。費禕能得到諸葛亮的賞識,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因為得到了董允的幫助。不過,自從費禕和魏霸走得近了之後,他們之間的來往就非常少了。
今天,董允攔住了費禕。他的臉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