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讓他折騰吧。”陸遜無聲的笑了起來:“從明天起,我要告病,回吳縣去呆一段時間。這裡交給你。不要管諸葛恪有什麼動作,只要不動你手裡的部曲,你一切從命就是了,不要與他爭執。”
陸嵐不解,不過他沒有問,只是點了點頭。
第二天,陸遜召集眾將,宣佈自己身體不適,將營中大事交給諸葛恪負責,由陸嵐輔助,希望其他眾將能夠精誠配合,守好潁川,保持對洛陽的壓力。眾將轟然應喏,諸葛恪更是大喜過望,信誓旦旦的說一定不負陸將軍所望。
陸遜隨即輕車遠去,同時上書已經移駕關中的天子,請求病休。
長安最近很熱鬧,天子御駕親征,駕臨關中,大概是曹艹徵漢中時暫住關中以來的最大盛事。為了給天子準備行宮,李嚴很早就開始忙碌了。經過幾年的辛苦經營,關中實際上剛剛實現溫飽自足,遠遠談不上富庶,籌備接駕事宜,就成了一項非常繁重的任務。
李嚴拿不出這麼多錢,只好向關中世家借貸,承諾以後逐年歸還。歸還的任務雖然是丞相府的,可是借貸的人卻是他李嚴。為了完成這個任務,他幾乎把關中世家給得罪光了。
他越來越覺得,自己是上了諸葛亮的當。不接待天子不行,接待天子,就必須向世家借貸,世家不肯借就得強借,勢必要得罪人。在他把惡人做盡之後,天子出面做好人了,他召見了關中豪強,大面積的加官進爵,安撫人心。天子施恩做了好人,還帶來了另外一個後果,沒人把李嚴這個大將軍當回事了。
被他推薦入職的馬艹和金權雖然如願的進入北軍,分別擔任了射聲校尉和屯騎校尉,很感激他,可是他們的聲音淹沒在其他世家對天子的頌揚聲中,沒起什麼作用。
李嚴為此很惱火,他覺得自己不知不覺中就被諸葛亮剝了個精光。
很快,他又收到了一個壞訊息,有人建議天子就此遷都關中。道理很多,總多聽起來都很動聽。李嚴當初和馬謖就曾經考慮到遷都關中,把天子從諸葛亮的手中奪回來,現在這個建議由別人提起,反倒讓李嚴不安起來。
果然,天子下詔,要求丞相趕到關中,與大將軍李嚴一同討論遷都的事宜。
真相大白,諸葛亮把成都的事搞定了,現在要趕到關中來和李嚴爭權了。諸葛亮遠在成都,他的壓力都這麼大,等諸葛亮趕到關中,他豈不是更沒有活路。
李嚴非常糾結,他向法邈問計。法邈說,於今之計,只能把兵權牢牢的抓在手裡。丞相要到關中來,那就把遷都的事交給他吧。總的來說,天子遷都關中,對大將軍府來說並不是壞事,這樣總能和天子近一點。至於和丞相面對面的交鋒,那是避免不了的,遲來不如早來。
李嚴想來想去,也只得如此。他隨即上書天子,要求率兵進駐河東,為天子前驅。
天子同意了,命驃騎將軍吳懿負責長安防務,大將軍李嚴出河東,做好進取幷州的準備,同時命令衛將軍孟達、鎮北大將軍陸遜做好牽制洛陽的計劃,配合大將軍李嚴的行動。
李嚴越來越覺得不安。他覺得自己越是用力掙扎,越是落入陷阱更深,不管是進還是退,似乎都在諸葛亮的計劃之中。留在長安,可能失去兵權,進駐河東,似乎又有被諸葛亮推入陷阱的意思。
就在他進退失據的時候,諸葛亮趕到了關中,他還沒來得及討論遷都的事宜,陸遜請求病休的文書送到了關中。
陸遜是武職,他的病休報告要呈請大將軍府批准。李嚴聽到這個訊息,且驚且懼。潁川兵團的副將是平北將軍諸葛恪,陸遜一退,諸葛恪自然成了最高將領,也就掌握了潁川軍團。陸遜在這時候病退,究竟是真的病了,還是與諸葛亮達成的某個協議?陸遜一直傾向於魏霸,那這件事會不會是魏霸與諸葛亮達成的妥協?
李嚴驚恐不安,請來法邈分析。法邈首先否定了魏霸和諸葛亮妥協的可能。到了這個地步,魏霸怎麼可能和諸葛亮妥協呢,要妥協也只會是陸遜妥協。這可能是諸葛亮的安排,不管陸遜是真退還是假退,諸葛恪得到了兵權,受益者就是諸葛亮,那麼始作俑者只可能是諸葛亮本人。
李嚴將信將疑。
李嚴疑惑的時候,諸葛亮同樣也非常疑惑。他是希望諸葛恪能夠從陸遜手中奪過兵權,可是此時此刻,陸遜請求病休,卻讓他有些不安的感覺。這個勝利來得似乎太順利了些。就和下棋一樣,當對手主動送子的時候,通常就意謂著這後面有一個陷阱。
陸遜病休,會不會也是一個陷阱?會不會是魏霸佈置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