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每一樣都大受歡迎。
而遼東的貂皮、鹿茸、人參也成了很受歡迎的特產,幾乎是敞開收購,來者不拒。商人們不願意帶著錢走,他們更願意帶著遼東的特產回去,這樣來回不空,可以賺更多的錢。
雖然這些貨物都很緊俏,但是價格卻不離譜,公平交易,童叟無欺,更是不在話下。這年頭的商人大多都秉持著誠實經營的理念。倒不是他們天生的品德高尚,而是商人作為一個**民,要想長久做生意,必須有一個好名聲。名聲壞了,他們的生意就做不成了。他們不是官商,沒有壟斷背景,沒有了名聲,就失去了一切。
在生存壓力之外,他們這麼做,也和魏霸只收他們少量的運費有關係。他們跟著魏霸的戰船一路從南而來,魏霸負責保護他們的安全,還負責提供食宿,卻只收取了很有限的費用。對這些商人來說,魏霸的船隊就是可以移動的旅館、大市,提供了最全面的服務,卻只收最低的費用。他們的成本低了,當然可以把價格降低一些,讓顧客感受到更多的實惠。
難得的商品,合理的價格,遼東人怎麼可能不心動,怎麼可能不趨之若鶩。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很開心,比如本地的商人就不怎麼開心。他們的生意都被這些外來的商人搶走了,在遼燧城外的臨時集市熱火朝天的時候,遼燧城裡的市場卻門可羅雀。
商人們坐不住了,湊了一筆財,求見鎮守遼燧的大將楊祚,請求他出兵驅逐城外的商人。。
楊祚沒有見這些請願的商人,他和從襄平趕來的密使公孫修密切注視著城外的動靜。他要保護太子的安全,哪裡心思去管這些商人。
公孫修和那些商人差不多,也非常不安。魏霸深入到遼燧,擺明了沒有將燕軍看在眼裡,如果不出兵反擊一下,似乎有損大燕的威風,可是真要出兵,他又怕中了魏霸的圈套,損失更大。
沒辦法,魏霸現在有裝備了馬鎧的騎兵,連幽州刺史毋丘儉都成了階下囚,他哪裡還有底氣說一定能打敗魏霸。
“難道就這麼看著?”公孫修問楊祚道:“若是任由魏霸在此買賣,我大燕豈不是尊嚴掃地?”
。
。
。(未完待續。)
第903章 悖論
楊祚一本正經的勸告道:“太子安危事大,臣等顏面事小。太子在此,臣不敢妄動。”
公孫修瞥了楊祚一眼,沒有再說什麼。他知道楊祚不敢出戰,並不是因為他這個太子在這兒,而是因為楊祚沒有取勝的信心。沒錯,魏霸只有七八千人,騎兵估計不滿千,但是魏霸名聲在外,白狼山之後,他的威名已經傳得近乎神蹟,據說烏桓人信奉的白狼神都現身向魏霸磕頭了,普通老百姓誰還敢和他過不去。
魏霸是神將,是上天派來的戰將,他戰無不勝,所有和他對陣的人,都將成為他的手下敗將。他之前的戰績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在這種情況下,沒有絕對優勢的楊祚不敢出戰,以保護太子的安全重要為藉口,也就可想而知了。
公孫修想出戰,可是他也不敢。
想出戰,是想證明一下自己的實力,證明自己這個太子是合格的。這大概也是父王派他來遼燧的目的之一。可是他同樣清楚,打贏了當然是好事,可是打輸了會很丟臉,還不如不打。
遼燧是襄平的西大門,是真正的戰略重地,駐有精兵近萬,胡騎三千,按說有足夠的優勢,但那只是一般情況而言。面對魏霸,他們不敢按一般情況來判斷。
想來想去,他們能做的只有呆在城裡,不僅不敢出戰,還要守好遼燧的城門,以防魏霸攻城。
打仗打到這個份上,也真夠窩囊的。
公孫修非常鬱悶,都快憋出內傷了。他幾次想命令楊祚出城一戰,可是看到那副嶄新的馬鎧,他所有的雄心壯志就會化作一窪雪水,冰寒徹骨。
對於通曉騎戰的他來說,馬鎧意味著什麼,他再清楚不過了。
遼燧城西十里,有一個三面環水的高坡,魏霸的大營就紮在這裡。
秋風漸起,遼東的風顯得特別涼,特別勁,吹得大旗獵獵作響。長長的旄尾迎風飛舞,矯若遊龍。
魏霸站在大旗下,舉著銅管,看著遠處的遼燧城,久久沒有說話。
馮進有些惋惜的說道:“將軍,楊祚不敢出戰,我們要白來一趟了。”
“怎麼能說白來呢。”魏霸放下銅管,搖搖頭:“與大戰一場相比,讓楊祚不敢出城,是更大的勝利。”
“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