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馬謖也罷,都不是最終的對手,如果沒有魏霸在後面撐腰,他們三個人根本不會站到一起去。
也許說服魏霸才是最直接的辦法。諸葛亮捻著鬍鬚,眼神遊移。
“丞相?”坐在一旁的衛尉陳震明顯感覺到了諸葛亮有些心不在焉,連忙輕聲提醒了一句。
諸葛亮一驚,手一抖,兩根鬍鬚被拽斷了,疼得他不由自主的抽搐了一下。
“孝起?”諸葛亮轉向陳震,看出了陳震眼中的擔憂,連忙不動聲色的搖了搖頭:“我沒事,可能是有些累了。”
陳震會意,給楊儀使了個臉色:“威公,還是你先領頭議一議,擬一個方案吧。”
楊儀點點頭,理所當然的應了。他是副丞相,除了諸葛亮,他就是丞相府的主心骨,當然應該主動挑起這個重擔。按他的意思,諸葛亮身體不好,就不要這麼艹心了,把這事交給他處理多好。
楊儀請退,眾人也一一告辭,諸葛亮把陳震留了下來,請入書房,開口便道:“我剛才在想,魏霸把鄧艾、周胤等人撤入東海,究竟是想做什麼。”
陳震暗自嘆了一口氣,那麼多人在這兒討論問題,諸葛亮卻走了神,關心魏霸在想什麼,可見他的心裡真正擔心的還是魏霸。魏霸挖了一個坑,擺了馬忠一道,順便給諸葛亮出了一道難題,還把萬餘步卒安全的撤到了海上,將分散的力量重新集結起來,這一步棋走得的確漂亮。
現在,東海有近兩萬大軍,倚仗著在戰船上的技術優勢,佔據了幾個海島,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力量。從好的方面看,魏霸也許有揚帆海外的打算。他的封地是朱崖島,夏侯玄、孫韶又剛剛征服了夷州,據說也是一個大島;在渤海,魏霸還有幾個大海島。他的目光一直投向海外,揚帆出海不是什麼難事。可是從壞的角度來看,魏霸不臣之心已明,退守海上,只是逐鹿中原失敗的後備手段而已。
諸葛亮問魏霸想幹什麼,大概也是這個意思。
“丞相,魏霸受挫於彭城,是因為騎兵不足。如今他只剩下兩千多騎兵,雖然補充了五千匹戰馬,可是精銳損失太多,短時間內騎兵無法恢復實力,無法在平原地帶與魏軍爭鋒,轉而用兵海上,直指遼東,應該也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在陸戰的三路大軍之外,再增設一路水師,由他來指揮呢?”諸葛亮沉吟道:“這樣能不能換取他的支援?”
“丞相以什麼來動其心呢?”
諸葛亮沉默了半晌:“王爵。”
陳震早有準備,可是聽到這兩個字,他還是吃了一驚,好半天沒說出話來。諸葛亮一心想維護天子尊嚴,甚至連吳王都準備在適合的時候除掉,現在居然主動給魏霸王爵,那隻能說明他真的沒辦法了,只好主動向魏霸妥協。
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陳震清楚諸葛亮是一個多麼自信強硬的人,他主動讓步,只能說明他已經沒有信心了。
“丞相,異姓封王,可是與漢制相違的啊。”
“有吳王在前,魏王也許接踵其後,再多一個王,又能怎麼樣?”諸葛亮無力的嘆了一口氣,伸手撫了撫額頭,彷彿有些不堪重負。“若能得到魏霸襄助,一統天下,從此再無戰事,讓他止步於王爵,未嘗也不是一個解決辦法。孝起,我最近讀了些《漢書》,特別是《高祖本紀》和諸侯王表,是以有此想法,只是心裡還有些猶豫,想找你來商量商量。”
陳震明白了。他躬身一拜:“丞相思慮深遠,非震所能及。如果丞相不棄,震願意親赴朱崖。”
諸葛亮嘆了一口氣:“孝起,委屈你了。”
陳震笑笑,沒有再說什麼,起身離開。諸葛亮不顧身體疲憊,親自把陳震送到門口。陳震也不推辭,上了車之後,他在車上對諸葛亮拜了三拜,諸葛亮站在車下還禮。陳震拍拍車伕的手,馬車粼粼而去。
諸葛亮站在丞相府門外,久久不動。
第二天,衛尉陳震上書天子,願意親自赴朱崖,面見正在丁憂的車騎將軍魏霸,與他交換對天子征伐中原的看法。天子同意了,陳震隨即起程,遠赴朱崖。
得到訊息,李嚴不解其意,卻隱隱有些不安。
。
。
。(未完待續。)
雙倍月票,最後一天
如題,今天是四月的最後一天,也是老莊爭月票的最後一天。
請求月票支援,讓老莊有個滿意的退幕。
感激不盡!
。
。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