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幾塊,那時候沒有機械化養雞,都是純農家蛋,但吃蛆的雞下的蛋蛋黃比一般雞蛋要紅很多。
“好,我喊一上午,得吃一個,不,兩個,三個雞蛋。”穀雨說道:“還有涼粉。”
孟有田呵呵一笑,看著一旁含笑不語的春兒,說道:“我去買涼粉,馬上就回來,雞蛋賣完咱們再一起逛逛集市。”
春兒乖巧的點了點頭,拿出個小瓦罐遞給孟有田,一個挺潑辣姑娘,在孟有田面前卻總是要裝得很文靜,很聽話的樣子。
孟有田買完涼粉,又去買了幾個油炸糕,發現不遠處有個愁眉苦臉的身著長袍的中年男子蹲在地上,面前胡亂擺放著不少書,便走了過去。
孟有田開始只是隨便翻看了幾下,咦?竟然是關於農科的,這讓他感到很驚異,雖然在他看來都是比較古老的書籍,卻讓他感到一種熟悉的感覺。
賣書的人看到一個莊稼漢在看書,只是抬起眼皮瞟了瞟,開始並沒在意。後來,見孟有田好象一副津津有味的樣子,也感到挺奇怪,揚了揚下巴,試探著說道:“小哥,要能看懂就買幾本吧,要不是我讓賊偷了,急著回家,可捨不得賣呢!”
孟有田抬頭打量了他一下,象是個落迫的文化人,便淡淡一笑,“先生,這些書打個包,你說說價錢。”
“你都能看懂?”賣書人這下真吃了一驚,這些書裡面有兩本是全英文的,還是他留學時在外國買的呢!
“農業科技的嘛,我是種田人,正合適。”孟有田咧嘴一笑。
賣書人凝視著孟有田,孟有田坦然以對。好半晌,賣書人長出一口氣,說道:“我是南京金陵大學派在華北小麥試驗場的,這些東西平常都是我的寶貝。現在,嘿嘿,賣給你這識貨的也不算糟蹋學問了。就衝這,我只要一塊大洋,夠我路上吃飯就行了。”
南京的金陵大學是最早開展小麥育種的機構。該校於1914年南京郊區的麥田中發現一個表現優異的小麥植株,當即摘回,以後連續8年採用“純系穗行育種法”對其進行提純和選擇,至1922年最終獲得了一個符合育種目標的優質小麥良種,取名“金大26”。這是中國近代採用科學育種技術培育成功的第一個小麥良種。受此次成功的鼓舞,金陵大學自1925年起,先後在華北地區各省設立了8處小麥試驗場,先後培育出一批小麥良種。
原來是同行,孟有田點了點頭,從兜裡掏出三塊大洋,放在賣書人的手裡,說道:“拿著,早點回去,繼續研究,這是造福後代的大事。”
“謝謝,謝謝。”賣書人很感動,抽了抽鼻子,拿出根繩子,將書捆好,“這些書你好好看,好好看,很有用。”
孟有田淡淡一笑,說實話,這些書對他來說,實際用處並不大,但在另一些方面卻又用處極大,這是他的長遠考慮。
第十三章 又遇故人
更新時間2009…9…17 19:05:10 字數:2030
油炸糕、涼粉、滷蛋,吃得穀雨心情大好,吆喝的聲音也格外響亮起來。
“石頭哥,買這些書有用嗎?”春兒疑惑的問道:“你不種地了,改做學問了?”
“地要種,學問也要做。”孟有田呵呵一笑,拍了拍書捆,“學問好了,地也就種得好,一畝能當兩畝用。”
春兒瞪大了眼睛,似乎覺得要是不相信的話好象對孟有田不夠尊敬,便抿了抿嘴角,“那可是好,石頭哥能耐大,你說的我相信。”
孟有田趁穀雨沒看見,忍不住伸手摸了摸春兒的臉蛋,弄得春兒滿臉通紅。
“姐,吃點涼粉,看你熱得,臉都紅了。”穀雨將小瓦罐遞過來。
孟有田看著春兒曬得微黑的臉龐,記憶中出現了小時候的情景:
又黑又瘦的小石頭,爬在高高的榆樹上捋樹葉。樹底下放著他的小棉襖和小鞋,他光著膀子,穿著一條開花棉褲坐在樹杈上,樹枝上吊著小籃子,風一吹,他就和他的小籃子隨風擺動。
樹底下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穿著小破花襖,在那挑野菜。見野菜不多,小女孩便仰頭脆生生的喊道:“石頭哥,給我扔下幾枝兒吧!”
那孩童時的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是多麼難忘的記憶呀!他們在螞蚱飛騰的草叢裡,爭吃“蜜蜜罐兒”;在水塘邊,迎著夕陽挨著肩膀洗過小黑腳丫;在花生地裡,偷扒人家還未成熟的花生,承受歡喜和驚怕;雨後的樹林裡,一起拿著小籃子去採蘑菇。最可笑的是在一個寂靜的中午,他們一同拾柴禾回來,就在沙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