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6部分

甲:開始就是說結束語 好了,故事終於講完了,司馬也終於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謝謝校友們的一路支援,你們是司馬寫作的動力,特別是“司馬世家”群的群友^0^然後是感謝書城給了司馬一個舞臺,讓司馬在這安靜的碼了一年半的字,成績雖然不是很好,可是成果已經不錯,《血狐狸》和《校園逐鬼令》(下面簡稱《校園》)加起來已經150萬字了。對司馬來說這還是從來沒有過的,這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毅力,很榮幸,司馬做到了。當然,不是所有人都認同,這正如那句話: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乙:說說《校園》這本書吧 《校園》是司馬的第二本小說,發生在《血狐狸》之前,但不等同與《血狐狸》前傳,因為他比血狐狸更豐滿,司馬投入的也更多。 這個故事脫形於徐克導演、張國榮、王祖賢、張學友主演的《倩女幽魂之人間道》,相信校友們都看出來了,茅勵的很多法術都是取自其中,如掌心雷、定心咒、逐鬼驅魔令、五行遁術等等。 而故事的整個基調,也模仿了《倩女幽魂之人間道》,而不是現在流行的諸如《午夜兇鈴》、《山村老屍》之類。本書更多的是強調了靈異、正氣、勇往直前。而不是驚悚、恐怖、或者說懸疑(這關係到司馬的鬼神觀,後面有解釋)。所以有些校友看說本書一點都不恐怖,這也是在意料之中。 對愛情的探索是本文的另一個立意,並且貫穿全書,雖然遠沒有達到司馬想要的效果,但是無奈司馬真的不善於處理這方面的事因為司馬本人也尚無經驗T_T,對於茅勵和凌菲音愛情的結局司馬也無法把握,只能採取一個開放式的大結局,至於茅勵最後有沒有和凌菲音和好,留給大家各自想象吧。 最後的結局司馬是改了又改,本來預定好的結局是茅勵開啟百鬼智囊,得到眾鬼成千上萬的意見,但最後還是和凌菲音一拍兩散、永遠再沒有見過面。可是前幾天在留言區看見一個校友的“傾情”留言後,司馬忽然“動心”了,所以便改了這樣的一個結局。 本書原名《狐柳山莊》,所以隨著狐柳山莊覆滅就算結束了。對於荒古封印中逃出的鬼物到底是什麼,這是另一個故事,已經不屬於《校園》了,縱觀《校園》和《血狐狸》,校友們會發現,兩者其中缺斷了一段時間,而那缺少的時間就是那故事的一部分。 《校園》始於陳楚生的《有沒有人告訴你》,結束於劉亦菲的《蝶戀》,這是司馬寫作《校園》期間,最喜歡的兩首歌,在這也分享給大家吧@_^ 丙:司馬下一步的打算。 嗯因為司馬現在是大四實習,即將步入社會(據說是黑暗無比,弱肉強食),取得生存技能是第一位,所以司馬可能會休息一段時間。

後記:甲乙丙丁戊己庚辛(2)

回首在大學的時光,發現真的過得快。正如某某某說的:時間就是一把殺豬刀。迷迷糊糊中大學四年就快過完了。 在此司馬奉勸各位大一大二,或者說還在高中的校友們要早替自己的大學生活做打算,不要得過且過,否則到了最後就會想司馬一樣,空悲切。 在此我推薦覃彪喜的《讀大學,究竟讀什麼》和熊顯華的《尋找漸漸迷失的自己》兩本書,前者網上有TXT格式電子書,後者尚無。 丁:下一本書。 前面司馬說了可能會休息一段時間,等到司馬覺得時機成熟之後,就會動筆寫《校園》與《血狐狸》之間的故事,那是司馬籌劃許久的,比《校園》、《血狐狸》更早。可以說,《校園》只是他的序言,《血狐狸》只是他的外傳。那是一個關於無憂、二胖、楚晴、錢小枝的故事,大家敬請期待。 戊:我的鬼神觀 在《血狐狸》和《校園》中,大家應該可以感受不到太大的恐懼感(至少,司馬一直這樣認為。)因為司馬認為,鬼其實並不可怕,人定勝鬼! 首先,從生理上說,鬼是人死後的產物。沒有道理,人死後會比死之前還要厲害,那這樣的話還要活人幹嘛?大家一起死了豈不痛哉。 其次,從心理上來看,大家是聽多了鬼故事,看多了鬼小說和鬼電影,這些故事無形中傳遞鬼恐怖理念,久而久之形成了對鬼的恐懼習慣。到最後,其實誰也沒有見過鬼,可誰都說鬼可怕。可鬼究竟恐怖在哪裡?校友們可以去問問鬼。 己:中國的神話系統 這是最頭痛的部分,司馬在《血狐狸》中有過解釋,這裡不再多說,只給大家講講魂魄方面的。 在遠古巫術盛行的時候,人們認為,人死後會產生魂魄,他的魂魄會回到部落祖先的發祥地。這和當時生產力水平低下有關,人類基本上都是處在背井離鄉的狀態,一遇到災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