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部分

,志在弘揚中華民族大無畏的英雄主義精神!廣告效果達到了預期的目的,陳百威就以拍攝《獻旗》徵求大陸各界名流的意見為藉口,大量印發請帖,邀請一部分知名人士於1941年農曆8月15日在半山區陳公館參加舞會,並發表對《獻旗》一劇的看法。

軒尼詩道70號。

這是一棟四層樓的鋼筋水泥結構公寓,緊臨軒尼詩道,這條路是以香港第8任港督軒尼詩的名字命名的。

軒尼詩是愛爾蘭人,1877年4月22日就任香港總督。

歷任港督中,他是第一個被華人稱讚的人。

社會對他的評價是個性突出,深受人道主義和自由主義的影響。

他是一個有獨立見解而又不肯與世俗同伍的〃超人〃。

在軒尼詩道70號二樓的辦公室裡,住著一位乾瘦男人,50來歲年紀,一雙很大的眼睛佈滿血絲,像沒睡醒的樣子。

他正是時下名震江湖的青幫首領杜月笙。

杜月笙書名杜鏞,光緒十四年(1888年)陰曆七月十五日生於上海浦東高橋。

幼年家境貧窮,10多歲便到上海打流,跟小流氓馬世奇結識,專做無本生意,經常和馬在小客棧裡擠在一張床上過夜,他很愛睡懶覺,肚子餓得發慌的時候,才爬起來央求馬世奇叫夥伴們去抓別人的帽子(上海人叫〃拋頂宮〃)賣點錢填肚子。

這樣混了幾年,又在黃金榮開的〃大世界遊樂場〃門口擺水果攤,並代顧客削水果,久而久之練就了一手削梨的絕招,因他賣萊陽梨,別人給他起了個綽號〃萊陽梨〃。

當初他對這個諢名很得意,別人叫他,總是連聲答應,自己向人介紹,也愛用它。

以後慢慢發達了,才沒人當面叫他,不過當年和他在一起混過的小流氓向他要錢不遂意時,還是不客氣地當面大叫。

有次他和四川袍哥大爺範紹曾一起去上海四馬路會樂裡妓院吃花酒,汽車剛一停下,一群小流氓便圍過來向他伸手,他一邊趕緊走,一面叫手下人快給錢。

給少了小流氓便大叫:〃萊陽梨,多給一點!〃他的發跡得益於黃金榮的提攜,在〃三十六股〃黨中,他以足智多謀,為人豪爽講義氣出名。

當年上海法租界的新開河和陸家嘴兩個碼頭為新關幫霸佔,〃三十六股〃黨前去搶奪。

杜月笙一馬當先,一斧劈開了新關幫幫主綽號〃惠根和尚〃的腦瓜,在整場械鬥結束後,自己七處受傷。

再加上他出手大方,又善於籠絡人心,後來獨自形成一股勢力,專幹劈把分贓,敲詐勒索等勾當,同時霸佔碼頭,幹搶煙土和賣煙土的生意,條件成熟之後,便另立山頭。

杜月笙剛離開黃金榮時,自知敵不過黃金榮,不敢和黃金榮爭奪財源,便向工商界方面另求發展。

他的手下都聽從他而無惡不作,所以工商界只有請他出面才可相安無事,這就慢慢形成了他替資本家充當保鏢的基礎。

黃金榮則一直靠老一套強搶硬要的手段弄錢,當時一些外省官僚跑到上海想發展,被黃的手下知道了,便會用種種手段進行勒索,直到把這些人帶去的錢搞光,然後再給他留點路費離開上海。

杜月笙卻不這麼幹,凡到上海來的外地軍閥官僚等,他有機會便與之結識,當作朋友,充當保鏢。

所以他和新舊、南北軍閥官僚政客,結識極多,便是這個原因。

杜月笙在上海的勢力逐漸形成的另一個原因是豪爽、大方。

他搞來的錢很多,花得也痛快,總是左手進、右手出,不像黃金榮只進無出。

這樣替他捧場的人也就越來越多了。

他能混出名來,還有他一套拉攏人的手法。

他想要結交的人,總是先找與這人有關係的親友,表示出對這人的仰慕和恭維,使人樂於和他見面。

他結交人的手法也跟一般人不同,見面時表現很親熱謙虛。

一經熟悉之後,他認為這個人如對他有利,必然千方百計在其他場合,或在與這人有關的人面前,故意吹捧這人一番,有意讓這些話傳到對方耳中,叫對方從心眼裡感到高興,對他產生好感。

他善於揣摩別人心意,能根據不同型別性格的人,運用不同的手段去對待。

使別人和他結識後,總愛與他交往。

他這些手段,不僅使許多流氓願為他死心塌地去賣命,就像楊虎、陳群、顧嘉棠等,對他也是言聽計從。

他在施小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