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執鞭,以效前驅。”月君道:“令先尊忠蓋天地,義貫日月,汝有大志,足紹家聲。賜名鐵鼎,字曰定九,如
何?”鐵公子道:“康安兩字,原是乳名。蒙元帥更易,顧名思義,勖勉甚大,敢不祗遵。但先君諱鉉,字鼎石,小子
心有未安。”月君道:“諱不可犯,字則無妨。燕逆聞先公之名,尚自膽寒,孤家正欲犬鼎‘字以為汝名,即如先尊公
尚在,使燕逆聞之奪魄耳。”
高咸寧讚道:“元帥期君以定九州,庶完兵部公未了之志,不妨以字行天下。”康安乃再拜受名而退。
時劉超手提偃月刀,鞠躬稟道:“甲冑在身,幸元帥恕其無禮。近日小子新鑄此刀,略試醜技。”遂前趨一步,後
退一步,左右各一轉,開了四門,輪動起來,風聲颯沓,真如電掣霜飛,但見刀光,不見人影。賓鴻大加喝采。舞罷,
放刀於地。
周蠻兒在人叢中跳出,執刀在手道:“我也舞一舞。”雖然輪動有法,覺得氣力不勝,臉紅頸赤,勉強完了。月君
問賓鴻:“你是有名的賓大刀,比劉超的孰輕孰重?”賓鴻提起來一試,說:“劉將軍的刀多重數斤。”月君大喜道:
“真虎兒也!”命賜金盔一頂,玉帶一束,紅錦戰袍一領。
小皂旗見月君讚賞劉超,就在班次內湧出,大聲說道:“小將能射連珠箭,百發百中。前在淮北,連發兩矢,射殺
了燕陣上有名的番將。今請在聖後面前小試一試。”月君隨命滿釋奴取出那個龍眼大的銅圈,懸在百步之外,發令道:
“將軍射過此圈,即授先鋒大將之職。”小皂旗隨掣雕弓在手,拈取兩矢,接連迅發,悉透圈中過去。兩行將士莫不喝
採。月君讚道:“呂溫侯一矢而穿戟眼,不及將軍多矣。”即命取先鋒金印賜之。
又一新到的少年將軍,姓楚,狹面方頤,虎頭鷹目,躬身向前,大聲嚷道:“步射何足為奇,小將能馬上射之。”
遂飛跨錦鞍,馳驟兩遍,翻身背射一箭,剛剛在圈中穿過。眾將士也齊聲喝采,月君命至階前,賜酒三杯,詢其履歷。
稟道:“小將名由基,先父楚智,為皂旗將軍陷入燕陣,匹馬單槍,殺進重圍去救,後無援兵,與皂旗同時戰死。”月
君問:“汝知皂旗將軍有子與否?”由基答應不知。月君道:“適才射連珠箭者,即皂旗將軍之子也。”二人相視,執
手涕泣,認為弟兄。月君道:“楚將軍不愧由基名字。”亦授為先鋒將軍之職,命刻銀印賜之。
西班新將士內,齊齊走出五員,向上聲喏。一人黑麻吊眼,姓彭名岑,為北平都指揮彭二之子,燕王在宮中發兵時,
彭二斬關人端禮門,格鬥而死。一人青臉狼軀,姓卜名克,其父都督卜萬,威名震於北塞,進兵遵化,被燕王用反問計,
為部下奸賊陳亨所殺。一人虎形無項,鼻若波斯,姓莊名次蹻,其父莊得,雙戰燕將,為燕王暗射中頰,馬蹶陣亡。一
人豹眼短鬚,姓馬名千里,乃薊州都指揮使馬宣之於,部將毛遂偷降於燕,宣走至居庸關,力戰被執,罵賊受害。一人
五短身材,縮腮如猴,姓孫名翦,其父孫泰,與燕兵裹瘡血戰,奮力陷陣,重創身亡。月君逐名試其武藝,孫翦與馬千
裡槍法皆精,彭岑善使雙鞭,莊次蹻慣用雙鐧,卜克好使渾鐵槊,長槍大刀,並皆嫻熟,膂力更勝。月君諭道:“汝等
先人,皆馬革裹屍,為國家忠義之士,須各恪承先志,戮力同心,為君父報仇灑恥。”五將肅然應命。
又一壯年將軍,出班前稟道:“小將姓張名倫,官居世職指揮,原在保定左衛,因燕兵勢大,力不能敵,計欲領眾
回南,人衛朝廷。不意燕逆渡江,乘輿顛覆,小將聞得元帥大興義師,遂復率眾北來,徑投麾下。雖文不知孔、孟,武
不諳孫、吳,但耿耿忠心,惟知報國,願秉元帥指揮。”又一弱冠書生,白麵方頦,身如玉立,目似星流,從容稟揖道
:“小子張彤,先父諱彥方,為樂平知縣,曾糾義師南下,不幸敗亡。燕逆將先父身屍,暴在譙樓半月,面色如生,英
魂猶在。小子誓為先父爭氣,至死靡悔。”又有四少年,一姓張名汝翼,為北平布政司張昺之子;一姓葛名纘,為燕府
長史葛誠之子;一姓盧名龍,為燕府指揮使盧振之子;一姓謝名勇,為北平都指揮謝貴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