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沈珂道:“漢話固不能違習;若是禮文,只須旦夕工夫,就可學得。猴兒尚解演戲,何況
爾等還是人性!”姚襄厲聲道:“帝師是位女主,你們若行夷禮,擎起一拳,蹺起一腳,成何規矩?帝師震怒起來,如
何了得?還是愛著你們的道理。”通事的又傳與各國蠻使,蠻使道:“總是我們蠢陋,一時見識不到,多謝天使提命。
情願就學漢儀,但求寬容幾日。”
姚襄道:“這話才是。”略坐了坐便去。覆上軍師,軍師立命贊禮官四員,前去教習蠻使。不五六日,皆已習熟。
軍師隨命姚襄為皇帝闕下引導官,瀋河任帝師闕下導引官,分管朝貢事宜。
又傳知於各衙門:凡文官都集皇帝行殿,武臣都集帝師闕下,兩處分開,以省往來之繁。
時八月晦日,蠻使入城宿於公館。有日本正使溫吉里要請見軍師,姚襄為之轉達,軍師即令召見,待以客禮。溫吉
裡大喜過望,袖中出一小摺遞上,內開“燕朝太監一名鄭和,差到海洋諸國,追求建文皇帝,為小邦擒獲;尚有兩名聞
風逃去。
今鄭和現羈在舟,稟請進止。“軍師大喜,隨取筆札寫數字授之。吉里遵命別去。
次日九月朔,姚襄引領諸蠻使赴皇帝闕下。行殿上懸著聖容,龍案上供著玉圭。左有太監周耍右有少監王鉞,東是
左相趙天泰押班,西是右相梁田玉領袖;大小共百五十餘員。階下兩行儀仗,都是龍旗鳳方寫、黃鉞朱族之屬,整整齊
齊,雍雍肅肅。正合著杜工部應制詩云:旌旗日暖龍蛇動,宮殿風微燕雀高。
八國蠻使二十四員,皆按著朝儀,嵩呼舞蹈,並無舛錯。
行禮既竣,姚襄引出,交與沈珂,導引赴帝師闕下。諸蠻使見兩員女將,一是番裝,一是胡服,結束得如天魔羅剎
樣子,從所未睹,莫不心涼神駭。瀋河便將蠻使職名並貢表儀狀呈上。
那兩位就是滿釋奴與女金剛,隨令部下女真轉奏。有頃宣入。
至午門內,諸蠻使鞠躬緩款而行,見兩行戎裝武士,總是虎體彪形、狼腰猿臂的好漢。再進端禮門,左右前道,分
列著上將九十八員,皆相貌魁奇,威風凜烈。披的甲冑,摧燦輝煌;執的軍器,精芒閃爍,無異天神。最上東邊一位,
綸巾松拂,鶴氅羽裳,如諸葛武侯模樣。右邊一位,儒冠袞服,赤舄玄裳,若青田先生之形像。殿簷下,分立著七十二
名女真,端嚴窈窕,個個道家妝束。殿上,左手是聶劍仙、素英、柳煙兒、女秀才,右首是公孫大娘、寒簧、範飛娘、
迴雪,皆有出世之姿、凌霞之氣。正中間,九龍沈香根天然寶椅上,坐著廣寒宮降下的三炁金仙太陰君。那冠履衣裳,
是紫府龍宮仙妃靈媛所制的,顏色光彩,映耀著殿中所掛的九顆夜明珠,猶如萬道閃電,射得人眼睛不能少展。諸蠻使
惶悚局,反致失儀。二劍仙大喝道:“錯誤朝儀,合當問罪。”蠻使等戰戰兢兢,又皆叩首。
可笑大西洋國,就把他的夷語奏將上來,他知道沒有通事在殿上,故意要說幾句來難難兒。誰知月君憑你南蠻、北
狄的話,不但無一不解,而又能說得逼真。聽他說是要求把飛劍看看的話,月君遂用其本國之語叱他道:“若要看劍,
快伸脖子來廣那蠻使嚇得汗流泱背,哀懇請饒,磕頭至流血方止。月君諭道:”姑恕無知。“又各用其國之夷語,逐一
慰諭,大意說:”孤家奉上帝玉敕,征討叛臣道子,表揚烈士忠臣,迎復乘輿,奠安社稷。恐爾等海南諸國不悉衷旨,
返思通好於燕,流入叛黨,必致天兵問罪。如日本誤信奸言,喪卻十萬生靈。所以差官出海,遍諭知悉。今爾等鹹知順
逆,重譯來朝,均可嘉予;而且貢獻珍奇諸品,具見各王忠順之心。孤當各賜璽書,以示褒獎。“眾蠻使聽了,戰慄之
下,心說誠服。
女金剛進奏:“蠻邦禮物皆在闕下,候旨定奪。”日本國使奏道:“前者小國自取天誅,所以病自悔艾,並約鄰邦
會同朝貢。些小禮物,皆與向日貢獻者不同。求帝師聖鑑。”月君運動慧眼,大概一觀,大西洋國貢的是:紫金芙蓉冠
一頂,雉翎裘一領,孔雀羽披風一件,翡翠裙一條,鸞毳襪一雙,兜羅錦十疋,金絲寶帶一圍。絲細如髮,結成花紋,
綴八寶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