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工出一具龐大的石棺,長三米,寬兩米二,高一米四,而且石棺必須是扣合的棺蓋,同時石棺棺蓋的四角必須留有一個暗孔,用來掛四盞長明燈。而以後村民們祖先的靈位就必須供奉在這具石棺之上,馬虎不得,不然造成的後果他們自己承擔。
墓葬問題,沒有誰敢馬虎。因為這關係到後代子孫,一個不好會牽連萬古,所以老村支書很重視這個問題,每一步都按照敬若志交代的去做。
看起來複雜,實際操作起來並不麻煩,三天足以搞定一切,包括那個放置靈位的祠堂都可以搞定。
但是,還有一個更麻煩的環節那就是要掘開這些村民現在的祖墳,並且將其屍骨取出來、火化,然後裝進骨灰罈之內。
‘九花藏潭’的另一個說話就是‘九花藏壇’,此壇是骨灰罈的意思。其本來的‘潭’是水潭,聚財的意思。這也是為什麼非得找一個凹地佈置這個聚陰陣。‘藏’,遮掩!藏,凹才能聚集。所以這個陣法很容易明白。
。。。。。。。。。。。。。。。
挖掘祖墳是一個大工程,入殮更是一個重要環節,幸好此事關係甚大,老村支書召集了村子裡面的人兵分三路,一路去修築祠堂,挖掘擺放骨灰的坑穴,另一路則帶人去開鑿石棺,還有一路則是卻掘取祖墳。
每一次動墳,開挖,那一脈的後人都必須披麻戴孝,在墳前九叩然後誠心‘請遷’。其手捧‘引路燈’在‘請遷’的過程中這盞‘引路燈’不能熄滅,否則這家人會遭遇厄運,代表他們的先祖不願意‘遷移’。
每一次掘開一座墳墓都會從墳內逸散出一股黑色陰氣,開棺之後更是會有一股惡臭衝出,幫忙拾骨的文詡都差點受不了。佛子在一旁寶相莊嚴的唸經,超渡這些人的先祖,讓他們能夠安心的輪迴往生,將屍骨交給後人處理。
當只剩下最後三座墳的時候,遷墳的速度慢下來了。因為這最後三座墳在這一塊穴位的邊緣。
怎能麼說呢,原來這個村子裡面的祖墳都葬在這個穴位之中,顯然曾經也是有高人指點過,才能保這個村子無恙,從來沒有發生過怪事。但是後來村人只要故去,這些村民就將這些人自動葬在這處地方,這也沒有錯,
但是,錯在他們將這三座墳葬得太好,恰好處在這個穴位的分界線之上。
“按照風水與墓師點穴來說,這邊緣是不能安葬人,因為穴位邊緣相當於人體的毛孔,是人體和外界交換的介質所在,那麼顯然同樣道理,這三處陰墳也肯定發生了變異。”敬若志制止了準備開挖的村民們說道。
敬若志拿著羅盤圍著這個穴位轉悠,眉頭深蹙,然後不斷的變幻方位,在這三座陰墳邊上衡量,似乎遇到了比較棘手的事情。敬若志是墓師一脈最得力的年輕弟子,在墓師這一塊造詣不淺,比得上行走江湖十幾二十年的老師傅,此刻他都感到棘手,讓周圍的人一下子就提起心來了。
遷墳有一個規矩,那就是不能陽光,要麼在四周搭上一個棚戶,要麼就晚上動工。此刻正是半夜時分!看著敬若志拿著羅盤走動不說話,任誰都免不得脊背發冷,覺得自己背後有一個黑影在盯著自己,似乎隨時都會撲上來似的。
許多人都心跳開始加快,額頭冒冷汗,雙腿發軟。。。。。。。。
沒有月色的夜顯得特別的黑。敬若志制止了挖墳的幾個村民,仔細檢視這三座幾乎連在一起的墳墓,神色嚴肅。
“呱呱呱。。。。。。。”山裡忽然夜鶯長鳴,讓人頭皮發麻而臉色驟變。一陣夜風吹過,不是涼爽而是讓人覺得陰寒氣息嚴重,讓人臉色都變得青白不一。。。。
“怎麼覺得涼颼颼的,夜鶯啼魂,難道這三座墳內還有靈魂之火存在?”文詡喃喃自語,卻讓隔得他最近的幾個人挖墳的村民寒毛直豎,差點一鋤頭挖在自己腳上,頓時讓他們心裡慌亂不已。
因為文詡喃喃自語的話讓他們三個聽得一清二楚,讓這些村民覺得此人中邪了!被鬼上了身!這些村民最是信這些。。。。。。。
“額,各位小師傅,天色不早了。。。。。。。。。要不今天就到這裡吧?我先回去了。”一個村民見勢不對,打了一個哈哈,把手裡的鋤頭扔了就慌不擇路的向著村子跑去。
讓他們半夜刨墳就已經是挑戰他們的極限了,此刻你還說這裡有問題,換了誰不害怕?
“嗯,我記起來了,我也還有點事情。今天才第二天,我也先回去了,幾位小師傅你們慢慢研究。哎,老二等等我。一路,一路。。。。。。。。。。”另一個村民也開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