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4部分

杜利普還沒有成年,就得知了“光明之山”血淋淋的歷史,害怕同樣的命運降臨到自己身上。因此,他決定遵循古老的經文,把鑽石獻給一個女人———英國維多利亞女王。

“光明之山”進入英國並非一帆風順。在杜利普與英國駐印度總督的周密計劃和安排下,鑽石被交給了英國東印度公司委託的一個信使。但這個信使可真不是一個急性子,“光明之山”在他的背心口袋裡呆了6個星期才進入了英國海關。

這裡還必須要提到另外一個小插曲。1997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印度訪問時遇到了一件非常尷尬的事:旁遮普邦的錫克教徒要求女王歸還“光明之山”鑽石。

提出這個要求的是比安特·辛格·桑德哈瓦利阿,時年71歲,是旁遮普省的一個普通農民,他自稱是杜利普·辛格的後裔,並曾給白金漢宮和布萊爾首相寫信,要求歸還鑽石,他說:“英國人是有禮貌的人,他們會回信,我並不是為自己要‘光明之山’,我要把它獻給大金寺(錫克教聖地),因為它是我們民族遺產的一部分。”

當然,英國人不會承認桑德哈瓦利阿是鑽石的真正主人,甚至懷疑他是想借此染指其他辛格的財產。據稱,1997年瑞士銀行發現了一個屬於杜利普·辛格女兒的財寶箱子。但錫克族歷史學家庫什瓦特對此持懷疑態度,他認為丟失了領地的杜利普·辛格實際上已一貧如洗,在瑞士銀行不可能有大筆財產。

維多利亞女王熱衷於收藏,從各地蒐羅來的奇珍異寶令她陶醉不已。得到“光明之山”之後,她先讓人把鑽石鑲嵌在胸花上,後來又被用作王冠上的主鑽。“光明之山”還激發了威爾基·科林斯的靈感,寫出《月亮寶石》這部經典作品。鑽石的捐獻者杜利普·辛格也受到了英國的禮遇。英王室把他帶到了英國,為他請了家庭教師,還給他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