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部分

而F國此刻也正需要藉助M國的力量對付中國,終於,兩個各懷鬼胎的國家又走到了一起。兩國簽署了《南海共同防禦條約》。該條約明確指出,M國將動用一切手段協助F維護領海安全,確保F國島嶼與航道的安全,其中包括黃巖島。中國政府立即表示強烈反對,並且將密切關注。

餘波未平,在海峽的對岸,“寶島新領導人”又突然丟擲《一邊一國論》,令稍顯緩和的兩岸局勢再一次緊張起來。

這日,我外長剛剛結束外交部記者會,“警告寶島分裂勢力:不要錯判形勢,懸崖勒馬,立即停止分裂活動!”的有力之音還未散去,便匆匆上車趕往軍委。無事不登三寶殿,見到軍委張司令員我外長便開門見山地說:“我想知道,我軍關於近期南海爭端的指示精神是什麼?”

“軍委的意思,一切服從政治上的需要。保家衛國,更是沒說的。”張司令員如實回答。

“是這樣……”我外長沉思了一會兒,又說:“是這樣,我接到幾個海軍同志的聯名信,要求放棄‘韜光養晦’政策。他們的心情我可以理解,毫無疑問,領土主權問題在軍人的主觀世界裡是至高無上的。只是我怕他們,如果抱著這樣的心態,會出亂子。”說著,從皮包中取出幾封信,遞了過來。

張司令員拿過信仔細看,雖然落款被我外長去掉了,但是從字跡和說話的口氣,也都認得差不多。雙眉倒豎,怒拍桌案:“太不象話了!這麼一點小事就沉不住氣?‘###’是怎麼學的?‘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的政策怎麼就還弄不明白呢?”

“您別發火,他們的心情可以理解,中國被外強欺辱了一百多年,作為中華兒女誰都想早點看到民族的偉大復興。只不過……我看,是不是可以搞個海軍政治思想指導會議,給大傢俱體講講我們為什麼還要‘韜光養晦’,統一一下思想。”

海軍指導會議,主持會議的張司令員講道:“前一段我們對J、F有限的軍事打擊,起到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同時也打掉了敵人的囂張氣焰,這是非常好的。但是,有些同志卻誤認為,‘韜光養悔’的政策發生了變化,我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沒有,‘韜光養晦’的政策沒有改變。這次,我們請來我們的外交部長,就給大家講一講我們為什麼要繼續‘韜光養晦’。”

我外長講道:“同志們,人是要有自知之明的,既要看到自已的成就,也要看到不足。當年鄧小平同志制訂的‘冷靜觀察,守住陣地,沉著應付,韜光養晦,善於守拙,決不當頭’政策,就是根據實際國情和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以及相應的國際地位,做出的一個客觀的、實事求是的評估。”

張司令員插話道:“其實,韜光養晦也並不是中國的專利,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東西分裂,滿目瘡痍,看似翻不了身了。可是,德國人進行了徹底的反醒,抓往‘被世界認可’的機遇,把經濟搞了上去,成為歐洲第一,世界第三。不僅如此,德國還完成了國家統一。就連,當今世界第一超級大國M國,也有過一段‘韜光養晦’的經歷,它在建國初期,面對歐洲的戰亂,確立了自已中立的立場。在整個十九世紀,M國的國力還是很有限的時,多數的M國總統都在埋頭建設、拓展經濟、增強國力、完善法制、發展教育,為二十世紀的強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我外長繼續講道:“我們需要同‘近鄰們’繼續打交道,而且要搞好關係。這個方針,一天也沒有動搖過。當然,和他們相處並不容易,因為他們是世界強國,牛得很,不把你放在眼裡,不跟你講道理,尤其是M國,但是,我們還是要耐心對待,巧妙周旋,以鬥爭求合作。只有和他們搞好了關係,我們才能集中精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其實,歸根結蒂,還是那句話:發展才是硬道理!”

臺下,張力鈞小聲說:“我們今天大踏步地退讓,就是為了明天大踏步地前進!”

楊興華低聲回道:“是啊,‘小不忍則亂大謀’啊!”

段宇也說:“F國和M國又要鬧了。”

雷明輕蔑道:“總有他們哭的時候!”

李亞民問範長城:“長城,那幾封信是不是你寫的?”

“哎,怎麼可能,我這麼有政治頭腦的人,怎麼可能不理解‘韜光養晦’?”範長城自信地答。

我外長又講道:“當然,‘韜光養晦’有時也是要付出代價的。首先,這意味著在外交上要十分講究策略,要保持頭腦的冷靜,不能急,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意氣用事。在必要的時候要忍讓,甚至要退卻。忍讓和退卻是痛苦的,但這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