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依照舊曆朱厚熜讓左右伺候的太監退下,並讓殿外的侍衛遠離之後,開啟了段清風遞來的紙條。
霎時間,朱厚熜的臉色也有些蒼白了,看了看段清風,不敢置信的看著段清風問道:“此訊息當真。”
段清風點了點頭。
朱厚熜嘆了口氣,把紙條放到燭臺前,湊著火燃燒了起來,火光照亮了紙條上的字樣,上面寫著一行字:倭寇已登陸,沿海各府戰火燃起,爭相告急。
—————————————————————————————————————
朱厚熜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兒,段清風也不知道,就連這場戰爭的總策劃陸炳也是一無所知。
這一切都是沈紫杉擅自行動的後果,或者說是結果,因為後果這個詞多是用在不好的事情上,多有貶義詞的意思,比如不好好讀書後果就是考不上科舉,考不上科舉後果就是當一屆布衣草民等等。
但結果這個詞就比較中性了。而且顯得更有預謀性,顯然這樣的情況配得上用結果一詞,因為沈紫杉是早有預謀的。沈紫杉帶領大明艦隊繞道而行,從倭地和琉球島外停止,兵分兩路一路繼續向東而去,另一部分則是收縮包圍圈,把所有海賊朝著大明陸地趕去。
本來大明水師就被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埋伏在華亭縣外,另一部分則是出海驅趕,兵分兩路後的出海艦隊不管在船艦隻數上還是火力上都難以徹底搜尋敵人,但是做小範圍的包圍圈還是足夠的。
在兩次摩擦交火之後,倭寇自然已不敵告終,按照沈紫杉的想法朝著大明沿海而去。沒有了驅使誘導下的倭寇自然不會聽話的栽入設計好了的圈套之中。所以只有少量倭寇登陸華亭縣,被迅速擊沉,從此陷阱暴漏。而其他的則是分佈登陸,如同蝗蟲一般,密密麻麻的爬上了整個大明東南沿海。
出海的艦隊見把倭寇都趕上了岸,掉頭也朝著東方而去,至於幹什麼去了無人可知。
整隻兵強馬壯船堅炮利的出海水師完全成了沈紫杉的私軍。牢牢地被沈紫杉掌握在手裡。按說普通出征部隊,除了陸炳這樣極其信任的人,大多都設有監軍。監軍就只管監督將領,彙報情況,某些有皇命的監軍,還有斬殺和囚禁將領的權利。而兵權和指揮權,則是由這支部隊的總兵來擔任。往常士兵們對監軍都很排斥,歷史上也不乏奸臣小人溜鬚拍馬之徒任為監軍。經常會起一些矛盾。
可是因為沈紫杉地位特殊,和皇上的誥封,導致總兵的退讓和軍隊指揮權的轉移。全軍上下,從裡到外一概都是沈紫杉操持的。總兵也樂得如此,沈紫杉做的不錯,自己放心,另外這般一來清閒不少。萬一戰事不利也不會牽扯到自己頭上,反可以怪沈紫杉擅自行動爭權奪勢。
可是當總兵和數位高層將領感覺有些不對勁的時候,已經一切晚矣。士兵們已經被沈紫杉成功洗腦,自己的命令不再好用。在軍隊之中已成了名存實亡的廢物,可有可無,被人認為是出來混功績長資歷的廢物。甚至被看做了是監軍,而沈紫杉和沈家的人則成了總指揮這樣職位,總之兩方的位置徹底顛倒了,將軍們成了士兵的對立面。
監軍不可怕,一旦是高高在上,混吃混喝,出來什麼都不管還養尊處優呼五喝六,打勝了跟著一起有功,打敗了反而無過。一旦被樹立了這樣的形象,就等於站到了普通士兵的對立面上,階級矛盾自古存在,兩方豈能不起衝突。
更有,本來水師的這幫將領就是粗人,打罵士兵和兵血的事情是常有的,若不是一層壓一層給人了一種服從感外加大明軍紀嚴格,若不是朝廷的虎符尚有威懾力,還不等出海,士兵們就得把這群將領撕扒了。
如此一來,沈紫杉徹底控制了這隻遠征艦隊,可他們究竟要駛向何方,真實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
陸炳憤恨的砸了桌子一下,沈紫杉太大膽了,看來她知道自己的情報網厲害,所以出海之前應該誰都沒有告訴,再出海之後臨時決定。軍人們服沈家的人,就是兵符將領到場也不一定好使,如此一來陸炳也無力迴天了,再說陸炳現在身在西北,實在也是鞭長莫及。
陸炳臨時決定放棄西北,雖然西北已經開啟了局面,而且如果按照計劃行事,陸炳是有利可圖的。胡人對漢人有些牴觸情緒,所以即便大明趁機攻佔了胡人的地盤,也是難以長治久安。但是胡人管理胡人就是可以的,故此陸炳想要趁著葉爾羌開戰的亂世扶起一個傀儡政府,然後慢慢蠶食西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