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務政務的龍謙也未及深思,還開了句玩笑,可別剛伺候我好了,你再病倒了。
但許思聽說他要出門,卻主動要求去。龍謙說漢陽沒甚風景,就是一個工業區,我是去看看漢陽鐵廠及兵工廠,你就別去了,天氣仍熱,你又勞累沒精神,等我騰出手來,陪你去登黃鶴樓。
“跟你在一起就有精神了。”許思微笑道。
“那就走。走不動就找個地方歇著。”
龍謙在一連警衛的護衛下,與湯化龍去了漢陽。
武漢三鎮號稱九省通衢,一座城市被長江漢水分割為三處,政治中心在南岸的武昌,商業中心在漢口,但工業重心卻在漢水西岸的漢陽。
有賴於張之洞這位晚清傑出的洋務運動領導者,經過十餘年努力,耗費無數的銀兩,終於將漢陽鎮建設為中國的工業重鎮。
比任何人都明白重工業重要性的龍謙既然佔了武昌,當然要去視察漢陽的工廠。
“濟武兄,蒙山軍之奪取天下在於山東之崛起,而山東之崛起,卻是有賴於華源、中興兩大實業集團的興起。濟武兄,我委任你主政湖北,無論如何你要將漢陽的廠子給我搞好了,無工不富這句話你要好好琢磨,等漢陽的工業振興了,武昌也罷,湖北也好,就不會缺錢了。”龍謙沒有騎馬,而是與湯化龍同乘一輛馬車。
“久聞華源、中興領風氣之先,連汽車都能造了,卻無緣見識。有機會一定去趟山東。”湯化龍確實挺佩服山東的廠子的,他現在坐的這輛雙人馬車還是華源車輛廠的產品。
“那是應該的。地方官不懂經濟就不稱職。待局勢稍穩,你組織漢陽工廠的負責人到山東看看。山東方面也要派人來考察。兩地要互通有無,互相學習。”龍謙早有算計。他捏在手裡的工業基礎目前就是兩處,漢陽肯定是要大力建設的。
經過十幾年的經營。漢陽已有大小十餘間工廠了,最核心的是漢陽鐵廠和漢陽兵工廠。
龍謙先去了漢陽鐵廠。
張之洞尚在總督兩廣時,便有設立鋼廠的打算,委託當時的駐英公使劉瑞芬購買相關的機器裝置。張之洞調任兩湖,這個規劃中的鋼鐵廠也就跟著張之洞到了武漢。張之洞將其設在了漢陽,於光緒十五年(1895年)十一月開始建廠,費時三年,計有大小十座分廠,鍊鐵高爐兩座,鍊鋼的轉爐兩座、平爐一座。還有軋製鐵軌的裝置。
張之洞在朝中的人脈不錯。又得到了慈禧的妹夫醇親王的支援。一共花了五六百萬兩銀子,將漢陽鐵廠建了起來。光緒二十年開始出鐵,算是正式投產了。據測算,廠子的全部能力發揮出來。可以年產鋼三萬噸。
這當然是測算而已。實際上至張之洞調軍機赴京就任。漢陽鋼廠出鋼數也就萬餘噸的樣子。而且。其主要產品——鋼軌又找不到銷路,廠子辦了兩年就辦不下去了,張之洞只好將漢陽鐵廠及為其供應鐵礦石的大冶鐵礦一起抵押給了盛宣懷。盛宣懷手裡也沒有辦下去的鉅款。不過是挪用電報局及招商局的款項以及向外資銀行舉債。到了滿清的最後幾年,漢陽鐵廠實際上已處於半停產狀態。龍謙看到廠裡破敗的情形,心情很沉重。
“可惜了,可惜了。辜負了張香帥的一片苦心了。好在武昌已為我所有,這座中國曾經最大的鋼鐵企業,要儘快讓他重新煥發生機。”龍謙對守候在廠子裡的幾名負責人說。
龍謙得到訊息,張之洞已經去世了。很想見一見這位名人,但無緣了。
曾經的最大鋼鐵廠是實話。因為沂州鋼鐵早已超過了漢陽,龍謙率軍南征,一直關注著山東的實業,經過美國人主導的三期建設,沂州鋼鐵已經可以年產生鐵十五萬噸,粗鋼十二萬噸,可以軋製型鋼了。據說這個產量已經超過了日本的八幡制鐵。
沂州鋼鐵第四期擴建工程被時在廣州的龍謙否決,龍謙認為,受上游原材料就交通問題的限制,沂州不宜再擴大規模了。當時他就盯住了漢陽,決心將漢陽打造成超越沂州的鋼鐵基地。實現國家的工業化是龍謙的既定目標,鋼鐵是重工業的基礎,必須通盤考慮好鋼鐵工業的佈局。
“你們寫一封報告給我,儘快。”花了兩個多鐘頭看過主要的工廠,龍謙對湯化龍及漢陽鐵廠的留守人員說,“把鐵廠存在的困難摸清楚,不僅是資金上的,還有人才、技術、裝置、原材料等系列問題,都要一一摸清楚。沂州可以幫你們,但除了資金,其餘的都要你們自己解決了。”
林懷慶是盛宣懷任命的鐵廠廠長,福建人,曾留學英國。被盛宣懷高薪聘請的林懷慶深為佩服,剛才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