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出了問題,或許是馮國璋與袁世凱之間有了矛盾,或許是馮氏指揮不動不是其基本部隊的第四鎮。對於北洋將帥,情報水平蠻高的蒙山軍收集的很全,其籍貫、履歷、特長、彼此間的私交矛盾,林林總總收集了一大堆。山東軍因正對著北洋主力,團長以上的軍官們都收到軍情局發下來的絕密小冊子,詳細介紹了北洋各鎮的將領們。段寶昌知道馮氏在北洋系地位頗高,曾是李純和曹錕的上級,袁世凱的鐵桿,現在馮氏這番狀態,不能不令十八旅疑心。
葉延冰已經將指揮所前移至德州城裡,與各旅團間架設了電話,對於十八旅的報告,專注於另外兩個激戰中旅的他並沒有在意。葉延冰記住了一個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時間!時間現在偏心於自己,德州戰役拖的越久,對自己就越有利。所以,他在電話裡對段旅長說,不要主動招惹他,丟失的一線陣地也不要反,他不攻最好,如果下午還沒有動靜,你給我準備好一個營,一個進攻力強的營,準備轉用十六旅方向,老薛打的很苦,其四十八團傷亡都過半了!
段旅長說沒有問題,我這就安排,隨時聽師部的命令。
但中午開飯的時候,十八旅遭到了第四鎮的火力急襲。至少七十門大炮對著十八旅五十三團轟擊,其中至少有兩門是150mm口徑的重型榴炮,一發炮彈落下來就是一個直徑十餘米的大坑,按照條例挖掘的防炮洞被輕易震塌,佈置於戰壕前六十米左右的鐵絲網在反覆的轟擊下支離破碎,五十三團三營的防禦陣地是第四鎮的重點打擊目標,七連至少有五十人被炸死,其中大半是被震死或埋於土中悶死的。八、九兩連也傷亡頗重,八連連長及一個排長死於炮轟。五十三團連線旅部、師部的電話線全部被炸斷,團部也中了一發炮彈,團長因冒險前去前沿躲過了一劫,這發炮彈炸塌了團部掩蔽所,留守在內的參謀長及三個作戰參謀陣亡。
不等炮擊延伸,馮國璋即命令第十三標對五十三團陣地發起了攻擊,攻擊的矛頭對準了三營,這是馮國璋及手下軍官反覆比較選定的突破口。之所以選擇三營,是因為該營防守的是一塊高地,佔領該地,即可用火力打擊兩翼守軍,擴大突破口及掩護部隊做縱深突擊。
突破口選擇得當,炮兵火力組織組織的好,進攻部隊又是第四鎮主力,馮國璋的精心策劃的戰術受到了奇效。十三標輕鬆奪取了三營陣地,俘虜約八十人,這些新兵居多計程車兵尚未從猛烈的炮擊中清醒過來,北洋兵便衝了上來。親自帶隊衝鋒的十三標一營長髮出了訊號。根據事前研究確定的聯絡訊號,要求炮兵繼續延伸打擊縱深目標,掩護他的部隊衝擊,基本肅清五十三團三營的抵抗後,十三標一營開始分兵沿著被炮火破壞的交通壕向左右兩翼突擊,以擴大突破口,跟進的二營則朝蒙山軍第二線陣地衝擊,一切都完美按照事前的計劃執行著。
五十三團的確是一個弱團,主要表現是新兵比例過高。馮國璋的確在戰術研究上有自己的一套,效果明顯!戰鬥開打後僅一個小時。十三標即全部佔領預定的突破口並且擊退來自兩翼的反擊。部隊仍保持旺盛的攻擊力,兩個營的部隊前出至一線陣地後越二百米的二線陣地。第七協緊急調上第十四標,順著十三標開闢的通道進入蒙山軍陣地縱深,而馮國璋還有後手。他將第八協陳光遠部第十六標再次用於五十三團陣地。集中打擊這個已經亂了方寸的團隊。
北洋預備兵力的投入。使得五十三團更加被動,二營承受了來自突破口和正面兩個方向的突擊,下午一時二十分。二營陣地陷落,營長陣亡,大量計程車兵被俘或者逃至後方陣地,十六標在突破二營陣地後,留下一個營朝五十三團最後一個營攻擊,主力越過一線陣地,加入到對十八旅二線陣地的攻擊中。
五十三團團長因為到一營陣地避開了掩蔽部的那場災難,大致清楚自己一線陣地被全部突破的他血湧頭部,當即率領警衛連朝二營方向反擊,與北洋十六標混戰在一起,雙方官兵在殘破的交通壕內廝殺,白刃相見,殺紅眼的警衛連近距離投擲手榴彈,給十六標帶來巨大的傷亡,但這個老兵居多的警衛連在半個小時內即流乾了血,團長韶三彈陣亡。除了一營陣地還在堅守,五十三團陣地在開戰後兩個小時即陷落了,第四鎮主力順著五十三團敞開的口子湧進來,因為五十三團主力來不及有序撤離,兵力孱弱的二線陣地擋不住北洋的攻擊,隨即被突破,北洋軍因連續突破兩道陣地,士氣大震,嗷嗷叫著朝十八旅的最後一道陣地衝去。
一旦突破十八旅最後一道防線,不過一小時即可抵達德州城下!那裡已經沒有多少戰鬥兵員了,因為第六師面對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