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4部分

。而龍謙平息了新寧之亂,起兵反清後,反覆指示經略西南的第二師要穩紮穩打,先切實控制廣西后再西進雲南。所以,在山東、北方兩軍捷報飛傳,南方軍主力勢如破竹北伐的情勢下,第二師(當時只有一個完整的建制旅)一直停在廣西,一面招降清剿廣西清軍,一面組建訓練第六旅,第一師打下長沙,第二師尚在廣西停步不前。

長沙之戰後,第四旅歸建。藍心治上報了進軍西南的計劃:集中第二師主力自廣西挺進雲南,先不管貴州。第一步解決雲南問題。而第四旅不必折返廣西而是自長沙西進,經湘西叩四川之大門,相機奪取重慶。第四旅的任務不是攻略四川,而是牽制西南,為師主力奪取雲南創造條件。

該計劃經總部反覆研究後批准。但龍謙署名的電報指示藍心治,就軍事而言,第二師主力兩個步兵旅加上師直屬部隊並不戰局絕對的優勢,尤其要考慮第六旅這支剛組建的部隊嚴重缺乏戰爭的考驗,不堪大用,還要考慮周馮事件後對第二師的影響。加上過於遙遠的後勤補給路程。軍事解決雲南的難度是很大的。但云南問題的核心不在於軍事,而在於政治。要善於利用蒙山軍全國範圍內大勝的聲勢,並且將這種聲勢發揮到最大。促使其內部發生有利於我們的變化,要相信。雲南的地方勢力(主要是滿清勢力)及同盟會勢力在全國局勢鉅變的情況下是會產生動搖的。要促成這種動搖。以利於軍事上的迅速解決。龍謙特別強調,不管什麼人,只要願意與蒙山軍合作。一概給予團結,委以重任。

龍謙幾次跟司徒均、曹敏忠等人談起對第二師的擔心。其中就有對藍心治獨領一軍的擔憂。但彼時別無他策了。不過,藍心治在平定西南的過程中打消了龍謙的疑慮,這是他出任西南軍區司令官的主要因素。

跟蒙山軍高層預料的一樣,南方軍奪取長沙後,雲南終於亂了。七十四標統羅佩金、二營管帶劉存厚、一營管帶唐繼堯,七十三標三營管帶李鴻祥,炮十九標管帶劉雲峰等利用蒙山軍的聲勢發動了昆明事變,殺死了十九鎮統制官,奪取了昆明城,雲貴總督等滿清高官乘亂逃走,雲南成立了軍政府,羅佩金為都督,雲南脫離滿清宣告**。

按說雲南起義後應當在政治上表態站隊的,支援同盟會還是蒙山軍?必須做出明確的選擇。但奇怪的是雲南軍政府一直沒有這樣做,令蒙山軍總部十分的不解。當時龍謙生病,王之峰自作主張派員攜了偽造龍謙簽名的信函到昆明,轉交都督羅佩金,希望雲南加入蒙山軍陣營。王之峰這樣做是徵求了司徒均意見的,司徒均當時被龍謙的病嚇壞了,覺得這樣做也無所謂,沒什麼後遺症。等情報處特使去了昆明聽了昆明站的介紹,方曉得雲南在**後分成了兩派,一派以羅佩金為首,堅決支援孫文的民黨,這不奇怪,本來他們就是同盟會嘛。另一派以唐繼堯、劉存厚為首,卻認為蒙山軍大勢已成,決不能與蒙山軍為敵。兩派誰也說不服誰,越談越僵,漸有火併之勢。

這大概就是雲南雖然**,但卻在政治態度上模稜兩可的緣故。

於是,特使找上了劉存厚和唐繼堯,給他們看了偽造龍謙簽名的信函,表示既然羅佩金不識大體,蒙山軍總部一定支援劉、唐二人,希望他們切實控制手裡的軍隊,待蒙山軍第二師逼近昆明時做策應,將來自然跑不了開國元勳的待遇。

劉存厚和唐繼堯自然非常高興。表示一定按照龍大帥的指示辦事。這個時候,封國柱已經取得了汀泗戰役的勝利,武昌指日可下。劉存厚及唐繼堯正想怎麼聯絡蒙山軍呢。現在龍謙的人帶來了他的親筆信,自然讓決定改換陣營的劉、唐等人十分欣喜。

待第二師進入雲南,逼近昆明,唐繼堯和劉存厚設計,以大敵當前,雲南部隊應精誠團結共度時艱為由,邀請羅佩金、劉雲峰等人到唐繼堯家裡商議大局。羅佩金不虞有詐,不聽劉雲峰勸告欣然赴會,被扣。唐繼堯本來是要殺掉羅佩金的,但劉存厚不忍,只是將人給扣了下來。於是忠於唐、劉的部隊猝然發難,包圍羅佩金、李鴻祥的部隊,將其強行繳械。然後派出聯絡官,引導第二師第五旅進入了昆明城。

蒙山軍不戰而平定雲南。整個事件藍心治第二師沒有戰死一人,倒是雲南部隊死了十幾個,李鴻祥在事件中被殺。

這是10月8日的事。訊息傳至北京已是次日了。剛妥善解決北洋軍改編的龍謙聞報大喜,立即以蒙山軍總部的名義授予雲南起義部隊第二十二師的番號。任命唐繼堯為第二十二師師長,劉存厚為雲南都督。

這樣憑空又多了一個師。儘管這個師的實力尚不清楚,更不能馬上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