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道觀,在前後打著燈籠的隨從簇擁下,向東面的觀日臺走去。
藉著朦朧的曙光,楊士驤看到身材高大的龍謙已經等候在那裡了。
兩人頷首致禮,一言不發地朝前走去,靜待東海日出。
天氣還算給面子,大概十分鐘後,天際亮出了曙光,一輪冬日躍出了雲海。
“如此美景,大人是否留詩一首紀念?”龍謙微笑道。
“哈哈,”楊士驤裹緊身上的裘皮大氅,“當初李白初登黃鶴樓,看到崔顥的題詞,頓時打消了詩情。有杜工部的《望嶽》,我哪裡敢貽笑大方?”
“哈哈,大人自謙了。”龍謙仰面大笑,朗聲讀出杜甫的望嶽名篇,“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大人,身臨其境,方能理解詩中的真義。泰山位列五嶽之首,為歷代帝王封禪之所。大人飽讀史書,可能數得出計有多少帝王封禪泰山嗎?”
“這個,倒要想一想。”楊士驤低頭思索。
“其實,在我看來,泰山並未因帝王登臨而增光,反不如老杜的一首望嶽,竟能流傳千古。”
“退思要講什麼?”楊士驤早知龍謙胸有珠璣了。
“總以為封禪可以炫耀功德,在我看來,反不如武則天立一塊無字碑來的聰明。擔當生前事,何計身後評。千秋功過,後人自有評說。”
“擔當生前事,何計身後評。好,好句。聞聽退思有捷才,楊某倒想欣賞退思泰山登臨的佳句了。”
“龍謙以為,歷史是公正的,只要於國於民有功,總會被歷史所記錄。大人,如今我山東欣欣向榮,再有數年,必是海內第一等的富裕省份,歷史必將記錄下大人治魯的功績。”
“哈哈,楊某有自知之明,山東能有如今之局面,退思當居首功。”
“龍謙久居海外,一直有一事不解,待回國之後,方才獲曉謎底”
“哦?願聞其詳。”
“想那美利堅建國不過二百年,竟能富庶如此!而我中華雄立東方數千年,文化源遠流長,無論是兵學、歷史、文學、詩詞、建築、農學、中醫、水利,方方面面,都有足以傳世之典籍。便是美國人,也承認華人勤勞聰慧,是偉大的民族。何以近代以來,屢受列強之欺凌?何以民生凋敝、愚昧落後被人恥笑?”
“這也是楊某不解之處,願退思教我。”
“以龍謙看來,問題有兩個。一是坐井觀天,不知變通。二是內鬥不止,徒耗國力。以我山東論之,自袁慰庭主政至今,不過五六年年的工夫,便一改昔日之頹廢景象,各項事業欣欣向榮,一日千里。何以如此?只要為政者杜絕內耗,給百姓一個寬鬆發展的空間就夠了!”
楊士驤當然聽出了龍謙話中的意思。心想,唯上智與下愚不移。沒有上面的謀劃,百姓能幹成什麼事?你不過是說我這個巡撫不要掣肘於你罷了!坐井觀天,不知變通,說的嚴重點就是誹謗朝廷!但自己內心對於這句話還是認可的。至於內鬥不止,徒耗國力,更是孩童之語。黨同伐異是什麼意思?想鐵板一塊?便是秦皇漢武,也做不到吧?
龍謙不等楊士驤回答,誠懇地說道,“大人,龍謙對著這初升的朝日發誓,有生之年,為我中華復興,百姓安樂,重現我強漢盛唐的榮光奮鬥不止。如違此誓,天地殛之!”
“好,願與退思共勉!”楊士驤有些感動。
第四卷鹿死誰手第一章黑溝臺會戰第一節南滿支隊一
將那幾個俄軍騎兵擋在外面,通訊排長董六領著馬裡寧少校向指揮所走去,腳下的積雪發出吱吱嘎嘎的聲音。。偷眼望去,俄軍派來的少校聯絡官陰沉著臉,毛茸茸的臉上掛滿了霜花。
這是第三個了。第一次是個中尉,第二次換成了上尉。現在成了少校了。董六默默地想。
“報告!”董六在指揮部門前立定,大聲喊道。
“進來。”是鄧參謀長的聲音。
“請吧,少校先生。”董六用俄語說道。
“少校馬裡寧奉命向你部傳達命令!”**少校稍稍適應了下溫暖如春的環境,對著鄧清華喊道。
鄧清華尚未開口,門口響起了魯山渾厚低沉的聲音,“如果不滿足我的條件,讀力團不會開赴前線的。”
馬裡寧扭轉頭,一個身穿俄軍灰色大衣的軍官推門而入,高大的身影掩住了光線,屋裡似乎暗了許多。
馬裡寧少校聽不懂華語,而且是山東味十足的華語。好在董六立即將魯山的話翻譯了過去。
“您是?”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