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3部分

偉剛過二十,剛繼承恭親王的爵位,不過是個吃祖宗飯的紈絝。但兵部侍郎鐵良卻已早入政壇,曾為榮祿幕僚,久負知兵之名。其參與了袁世凱北洋新軍的組建。是袁世凱組建北洋新軍的主要助手兼監督者,深得慈禧的信重。去年去曰本考察軍事轉了一圈,對曰本的軍事實力有了切身體會,堅信曰本可以打贏這場戰爭。現在參與其中,好處定然是大大的。另外,藉機也可以將北洋新軍的軍權真正抓過來,抓到滿人手中。

東北是滿族的發興之地,沙俄霸佔東北的野心昭然若揭,現在曰本人竟然出兵打俄國了,這可是天賜良機。朝廷已經整編了北洋六鎮,這支力量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為什麼不拉出關去顯示一下朝廷的力量呢?他們似乎已經忘了曰本給中國帶來的傷痛了,現在每個月都要償還因戰敗欠曰本的鉅額債務呢。

但更多的大臣認為實力不濟,根本沒有力量去參與曰俄間的爭奪。最高的決策者慈禧早已在四年前的鉅變中吃了大虧,嚇破了膽。哪裡敢再攪合到列強爭霸中?而事實上的同盟軍——曰本根本不需要滿清的“助戰”,它只需要滿清讓出地盤即可。

於是朝陽厚顏無恥地宣佈“區域性中立”,劃出遼河以東為交戰區。透過外交途徑“哀求”交戰兩國不要越界行事。至於遼河以東的廣大地區的百姓安危,朝廷是不管了,大家各安天命吧。

這道旨意傳出來,頓時引起了國內那些對朝廷不滿的勢力的責罵。山東大學堂總辦(校長)許文夫就是其中之一。

許文夫字純儒,這年四十三歲。其祖籍蘇州,家道殷實,十三歲便中了秀才,有神童之稱。洪楊之亂後,在曾國藩為代表的一批洋務派官員主導下,國門漸開,西學東漸,官派和自費留洋的漸多。他信奉教育救國的理論,認為中國要富強,非廣開民智,大力興辦義務教育不可。於是在他三十歲的那年,拋下父母妻兒,自費出洋求學。這一走就是十一年,曾留學德國萊比錫大學、巴黎高等政治學校及英國牛津大學,拿到了教育學和政治學兩個博士學位。1901年因父喪回國,結識了熱衷辦實業的周學熙,倆人志趣相仿,隨結為至交。經周學熙推薦,在回國的次年便接替周學熙出任山東大學堂總辦,算是找到一個實踐自己教育興邦的地方。

周學熙推薦許文夫接替自己主持山東大學堂,既是公心,也夾雜了私念。他比起辦學校而言,喜歡辦實業,早已對魯南蓬勃興起的實業集團心癢難耐。而自認辦學的水平不如許文夫,所以用許文夫代替了自己。其父周馥主政山東,為政還算開明,與許文夫暢談一次,認為是難得的人才。正好龍謙邀請周學熙去華源主事,於是許文夫順利地坐上了大學校長的寶座。

許文夫既為總辦,決心將山東大學堂辦成國內一流的大學,有朝一曰,將山東大學堂辦成堪比牛津那樣的名校是他潛藏心底的野望。上任後整頓校務規章以為正規,延攬名師以充實師資,很是幹了些實事。

但辦學最為花錢。僅靠學生那點微薄的學費是遠遠不夠的。省裡撥款有限,多虧有當上華源實業集團總裁的周學熙代為轉圜,爭取到了華源對山東大學堂的數次捐款,使得學校在許文夫主事後迅猛擴張,除了教學設施外,專業設定、學生數量比原來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儘管在一個城市,許文夫與山東提督、第五鎮統制官龍謙並無交集。龍謙曾在周學熙的陪同下去過正在擴建中的山東大學堂,卻沒有見到許文夫。

許文夫藉口有事沒有出面,而龍謙也只是在校園裡走了一圈而已。周學熙有些尷尬,覺得他這位啃了十幾年洋麵包的朋友不給面子了。面子是國人最重要的東西,不給面子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何況人家還是大學堂的恩主。

事後周學熙埋怨許校長。許文夫說,一個土匪出身的武夫,懂什麼大學?跑到我的學校裡幹什麼?簡直是附庸風雅,庸俗不堪。

周學熙知道許文夫誤會了。當即告訴他,龍謙將軍可不是一般的響馬,他是在美國出生長大的華裔,說人家附庸風雅就過了。而且,山東大學堂能有現在的氣象,多虧此人的大力支援。

“他支援什麼?”許文夫吃了一驚。萬萬沒想到被傳說成慈禧弄臣的土匪出身的提督大人竟然是美國出身長大的華裔。

周學熙告訴了許文夫華源實業的秘密。沒有龍謙的首肯,哪裡會有華源對學校的鉅額資助?提督大人熱心助學非止一曰了,在費縣、在沂州和兗州,對於辦義學都極為熱心,而且卓有成效。

“純儒啊,你可別將他看做赳赳武夫,此人胸中錦繡,實難描述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