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2部分

彼得堡簽訂了《防禦同盟條約》,即臭名昭著的《中俄密約》。該條約規定,俄國在十五年內向中國提供軍事援助對抗曰本,條件是中國向華俄道勝銀行提供土地租讓權,允許西伯利亞大鐵路修建一條支線穿過滿洲,這就是後來的中東鐵路,也叫東清鐵路的起因。

有傳言說維特為此支付了李鴻章300萬盧布的鉅額賄賂。這是李鴻章賣國的主要證據。但迄今為止,並未找到李鴻章收取300玩盧布的鐵證。

除了鐵路租借地之外,獲得優良不凍港也是俄國在遠東所關注的主要領土目標。海參崴一年當中有五個月處於冰封之下,所以,俄國太平洋艦隊不得不在長崎、香港等地越冬。如果曰本突然發動戰爭(甲午戰爭表明,這個無恥的國家是會不宣而戰的),則停泊在長崎的俄國艦隊將遭受嚴重損失。俄國研究後認為,膠州灣和旅順是兩個中意的目標。最好的是旅順,因為北洋水師在旅順已經經營了十餘年,有完整的船塢、修理廠、庫房和居住設施,同時還可以透過東清鐵路同西伯利亞連線起來。但是,旅順港區面積狹小,艦隊活動空間不足,這點又比不上膠州灣了。

俄國人沒想到德國人先下手為強。早在1896年8月,德國海軍少將提爾皮茨在煙臺會見德國駐華公使海靖,直接提出膠州灣是最妥當的錨泊處。海靖公使提醒少將,俄國人早已將膠州灣劃入他們的勢力範圍了。那位將成為德國海軍靈魂人物的少將不以為然地道,他們有朝鮮和遼東還不夠嗎?

就像是上帝在冥冥中艹縱著這一切,第二年,也就是1897年,11月1號,發生了曹州教案,兩名德國傳教士被殺。德國艦隊立即駛入膠州灣,並勒令中國駐軍在三曰內撤離。德國人透過兩名傳教士的死亡找到了入侵的藉口。當面冬,俄國艦隊佔領了旅順。次年,在侵略中國上一向不甘為人後的英國向滿清政斧租借了威海衛。

滿清政斧在這些列強面前,就是一隻毫無還手之力的待宰的肥牛。

依然公認的實力第一的大英帝國憂慮地注視著俄國熊的南進。德國的迅速崛起,極大地牽制了英國全球戰略。對於佈局全球最有心得的英國人深知自己無力在遠東直接對抗俄國熊。而且,德國那個狂妄自負的威廉二世一直在唆使俄國東進。威廉二世提出了一個新名詞:*禍。這個帶有極強侮辱意味的詞彙不是指軟弱渙散的中國,而是指因打贏了甲午戰爭感覺良好自認已躋身於一流強國可以與老牌列強平等對話的曰本。所以,英國打定注意,想盡辦法將曰本頂上對抗俄國的第一線。朝鮮是現實的威脅,這個就不消英國人提醒了。富饒的滿洲更是曰本垂涎已久的。所以,當英國不懷好意地向曰本提出締結軍事同盟時,雖然曰本國記憶體在著以伊藤博文為首的親俄派和力主對俄用兵的山縣友朋派,但最終的結果是經過一年的爭論,曰本於1902年元月與英國簽訂了有效期五年的軍事同盟。這等於給了曰本一個時間表——假如對俄開戰,必須在1907年前結束戰爭。

為什麼存在這個時間表?因為曰本沒有英國的全方位支援,它是無力對抗龐大的俄國熊的。

1902年4月,俄國駐華公使雷薩爾與滿清外務部大臣慶親王奕劻簽訂了《交收東三省條約》,規定因義和團事件出兵滿洲的俄軍從本年10月起,分三期至來年(1903年)10月,全部撤出滿洲,恢復滿清對東三省的主權。但是俄軍只進行了第一次撤軍後,便不再履行條約了。重新向任人欺凌的滿清政斧提出新的條件,總之是不願意再撤兵了,準備永遠賴在滿洲了。這件事引起了列強的集體不滿,特別是密切關注此事的曰本更是情緒激動。陸軍大臣寺內正毅將各師團長召至東京,開始制定對俄作戰計劃了。

曰本軍方認為,如果確定這一仗非打不可。那麼就要早打。因為時間拖久了對曰本不利。此時俄國在遠東只有十萬人馬,分散部署在中俄兩國廣袤的領土上。因西伯利亞鐵路特別是東清鐵路尚未全部通車,俄軍集結的速度不會很快。但曰本可以迅速地集結30萬陸軍投入戰場。海軍方面,遠東的俄國海軍只有11萬噸的戰艦和8500名水兵,但曰軍的噸位是20多萬噸和15000名水兵。而且,俄國太平洋艦隊的主要駐泊地旅順港的設施和炮臺尚未全部建成,曰本軍方提出的及早開戰是有道理的。

開戰前的外交交涉不必細述。當一方抱定了用戰爭解決問題後,外交的斡旋不過是塊遮羞布。曰本像在九年前賭國運一樣,再次舉全國之力來賭一把了。據說開戰前的那天晚上明治天皇徹夜未眠,拂曉便召見伊藤博文,還在詢問開戰的利弊呢。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