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鄉親死活的腐儒,知縣大人在此,先記下他們的姓名,待到分配鄉試名額之時,哼哼”

蘇昊先寒了一個,俗話說,民不與官鬥,這話真是一點不錯啊。縣衙要徵用書院裡的學生,從理論上說,學生是可以拒絕的,但縣衙要對付這些不給面子的學生,辦法實在是太多了。方孟縉說的,是指把這樣的學生掛上黑名單,不給他們鄉試的名額,這可是對於生員們來說最可怕的威脅了。

明朝的科舉制度中,鄉試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這個環節是有名額限制的,一般是按本省所取舉人數的30倍計算,再分配到各個府縣。豐城縣的縣學中有三四百名生員,每次參加鄉試的名額只有三四十個,相當於10個人中間才能有一個人能夠獲得名額。方孟縉聲稱要把參加打井的事情與名額分配掛起鉤來,這一招可是夠狠的。

方孟縉剛說完,韓文又補充了一句:“對於幫助縣衙打井有功的,蘇昊,你也可以造一個名冊報上來,以後分配名額之時,這些人可以優先,這也算是本縣對他們的一點點獎勵吧。”

高,真是高,參加的有獎,不參加的受罰,而且都是拿生員們的命根子來作為籌碼,胡蘿蔔加上大棒,不怕這幫秀才不低頭。蘇昊在心裡暗暗佩服,他想起一事,便笑著問道:“韓大人,那如果學生此番打井,果能奏效,這個獎勵是不是也可以算上學生一個名字呢?”

“那還用說?”韓文咧嘴笑道:“如果你果真能夠像在折桂鄉那樣,每勘必中,我必將把你列為豐城打井的第一功臣。今年來不及了,明年我會把你補為縣學的廩生,待到你學業有成,能夠參加鄉試之時,你的名額是完全能夠保證的。”

“學生謝過大人。”蘇昊連忙給韓文施禮道謝,韓文給他的這個承諾,可實在是太有用了。他雖然對於科舉制度頗為不屑,但要想在明朝混出點名堂,估計最終還是得走走這個過場的。他考秀才的時候,只是勉強過關,未能得到秀才中最高的廩生待遇,只是一個附生而已。像他這樣的附生,要想獲得鄉試資格是很難的,但現在韓文替他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了。

方孟縉接著韓文的話說道:“蘇昊,雖然有大人的這個承諾,但你自己的文章功底也還是很重要的。否則,就算知縣大人給了你機會,你的文章過不去,也是無用,是不是?你在縣試時候的文章,老夫昨天找出來看過了,恕老夫直言,文章中頗有一些值得商榷之處啊。”

蘇昊窘了,自己的前身水平的確不怎麼樣,書是讀得挺多的,但沒什麼靈氣,方孟縉說他寫的文章頗有值得商榷之處,說白了就是指他的文章狗屁不通。如果以這樣的文章去參加鄉試,那基本上就是白白浪費一個名額了。

“學生明白,待此間事了,學生定會好好攻書。”蘇昊說道。

方孟縉撫著下頦的幾根鬍子說道:“老夫雖然倦於功名,但對於科舉文章一道,倒也有些心得。未來蘇昊你如果在文章方面有些什麼疑惑,可以來找老夫,老夫或許能夠與你指點一二。”

“多謝師爺。”蘇昊又忙著向方孟縉施禮。

“好吧,此事來rì再議。當下,打井之事更為重要,事不宜遲,我這就帶你去龍光書院。書院新來的教諭吳之誠是個老夫子,可是不太好說話的。”方孟縉站起身來說道。

026 龍光書院

豐城的縣學名叫龍光書院,位於縣衙以東,靠近東門的地方。

書院早在宋代就已經頗具規模了,據考證,書院中的文廟建於南宋紹興12年,也就是公元1142年。這座文廟一直儲存到21世紀仍然矗立不倒,不過,在某個特殊年代裡,它曾被改造成豐城中學的學生宿舍,廟頂的琉璃瓦也被揭走蓋了豐城中學的廁所,這就是後話了。

書院得名龍光,這兩個字也是很有來歷的。初唐才子王勃撰的《滕王閣序》中,有“物華天寶,龍光shè牛鬥之墟”一句,其中的龍光,便是指代豐城。

相傳在西晉年間,重臣張華夜觀天象,注意到斗牛之間常有紫氣閃現,豫章人雷煥告訴他說,這是地下的寶劍所散發出來的龍光,來自於一個名叫豐城的地方。張華遂補雷煥為豐城縣令,雷煥上任後,果然在縣衙的監室下掘出一個石函,內藏雙劍,一名龍泉,一名太阿。這便是龍光shè牛鬥這一典故的來歷。

歲月荏苒,昔rì的傳說已經無從考證,但在龍光書院裡,有一小亭,名喚劍匣亭。亭中供著一塊四五尺長、上有凹槽的大麻石,據說那就是當年雷煥挖出來的石函,兩把寶劍就是藏在那凹槽之中的。

龍光書院佔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