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我豈不是虧了?”
“什麼?不是讓我留下來照顧老師的嗎,怎麼又要給你做事了?”歌伶問道。
蘇昊道:“李先生有手有腳,身體比我還好,需要照顧什麼?你既然是歧黃世家出身,用藥用毒都有一套,就留在我營中當個隨軍醫生吧。我營中現在那兩個醫生都是半擔水,關鍵時候頂不上大用。”
“留下就留下!”歌伶點點頭,“就算我還你的人情好了。”
這一段小插曲就這樣結束了,從此之後,勘輿營中多了一位名叫林執的老師爺和一位名叫林歌伶的女郎中。其實李贄原來就是姓林的,現在不過是恢復了舊姓而已。至於歌伶,索xìng就冒充李贄的孫女,也改成林姓了。老師爺帶著自己的孫女一起從軍,這個孫女恰好還懂點醫術,這個說法至少是能夠自圓其說的。
李贄愛上了蘇昊送給他的老花鏡,成天戴在鼻樑上,把眼睛給擋住了大半。歌伶又給他換了一下發型,修剪了一下鬍子,還用藥把他的臉sè稍稍改變了一下,這樣一來,即使是很熟悉他的人,乍一看也認不出他就是曾經的李贄了。
蘇昊命令參與營救行動的那些官兵都不得再談論此事,這些人原本也是鄧奎挑選出來比較忠誠可靠的人,用不著蘇昊多說,他們也知道該如何保密。
勘輿營沒有過多停留,依然按著原定計劃向南行軍。
幾天後,汝寧府的高高城門已經在勘輿營的視線之內了。(未完待續。)
273 崇王世子
“前面可是蘇學士?”
蘇昊帶著鄧奎等幾人催馬來到城門口,一名身著五品服sè的官員領著幾名隨從疾步迎了上來,向蘇昊拱手行禮,樂呵呵地問道。蘇昊的頭銜是翰林院侍讀學士、都察院經歷,前一個頭銜比後一個頭銜的品級高,所以別人稱呼他的時候,都是按侍讀學士這個頭銜來說的。
蘇昊趕緊滾鞍下馬,同樣拱手回禮道:“在下正是蘇昊,敢問”
“在下汝寧府同知杜惟明,奉劉知府委派,特在此恭候蘇學士的大駕。”那官員答道。
“原來是杜同知,失敬失敬。”蘇昊客套道。
接下來,就是互相介紹各自的隨員了,杜惟明帶來的人,不外乎是什麼經歷、知事、照磨啥的,一個個歲數都比蘇昊大出兩倍有餘,在蘇昊面前照樣要以下官禮儀相見。蘇昊一一以手相攙,拱手回禮,眾人在心裡好一陣羨慕嫉妒恨,自不必提。
禮節過後,就是安排蘇昊和勘輿營的住宿事宜。勘輿營有2000人馬,全部進城住是不現實的,也不合規制。汝寧府事先已經得到了兵部的通知,在城外找了一處罰沒的田莊作為勘輿營的營地。
田莊裡原本有一些房舍,等勘輿營住下之後,再新建一些,就足夠讓這些人駐紮了。在新房舍建成之前,勘輿營有一部分士兵還需要住在帳篷裡。杜惟明就此事再三向蘇昊道歉,蘇昊知道這一次派勘輿營到汝寧很是倉促,人家來不及準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自然不會計較。
杜惟明見蘇昊同意了這個方案,便指派一名經歷帶著勘輿營前往那處田莊去宿營。鄧奎作為中軍官,自然是要負責帶隊,而蘇昊則與自己的親兵和幕僚團隊留了下來。
“蘇學士,你的住處也已經安排好了,是一位原來的官員的宅子,這位官員致仕之後,宅子一直都沒人住,荒了有七八年了。不過你放心,前幾rì劉知府已經專門差人去修繕、打掃過了,很是乾淨。你先去看看,若不合意,我再幫你重新找一處。”杜惟明說道。
“不用麻煩,有一處宅子住下就成了,豈敢讓劉知府和杜同知再多費心。”蘇昊說道。在淮安的時候,他住的也是舊宅子,可見各地的官府手上都掌握著一些這樣的老宅,預備不時之需。
杜惟明在前面領路,蘇昊與他並肩而行,一干人等前呼後擁地進了汝寧城,向著杜惟明說的那處官宅走去。一路上,杜惟明與蘇昊只是談論些閒話,並不涉及到蘇昊此行的政務。
跟在蘇昊身後的,有改換了面貌的李贄、陪伴李贄的歌伶,還有徐光祖、陳觀魚、周汝員等人,再就是由衛隊長熊民範帶領的幾十人的親兵衛隊。簿記官程儀也被蘇昊帶在身邊,他的理由是歌伶是個女孩子,需要有個人陪著才行。程儀老大不願意地答應了這個要求,此時跟在隊伍後面,臉sè煞是難看。
走了大約有一刻鐘光景,眾人來到了一處府宅門口。宅子從外面看起來還挺大,白牆顯然是新粉刷過的,大門也新刷了漆,門上還有斗大的“蘇府”二字,看來汝寧府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