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序言

太原舊城鼓樓太行山脈 古人云〃山川都會〃,是指在那些既有山地險要可以憑恃,又有江河水道可以流通的地方容易形成戰略要地。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稱山西〃表裡山河,稱為完固〃,〃因勢乘便,可以拊天下之背而扼其吭也〃。

戰略要地

太原舊城鼓樓

古人云〃山川都會〃,是指在那些既有山地險要可以憑恃,又有江河水道可以流通的地方容易形成戰略要地。有軍事地理學家指出,山脈的意義重在阻隔,而貴在有孔道可以通行;河流的意義重在流通,而貴在有據點可以扼守。有山地險要可以憑恃,則易於在紛亂的局面中建立根據地,形成區域性的秩序,積蓄力量;有江河水道可以流通,則便於向外部投遞力量,便於向外擴充套件,也便於介入全域性。

山西就是擁有上述獨特地理條件的一個典型。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稱山西〃表裡山河,稱為完固〃,〃因勢乘便,可以拊天下之背而扼其吭也〃。山西地處黃土高原的東部,境內山嶺峪谷,縱橫交錯。山西地形的主體是由東西兩側的山脈夾中間一系列珠狀盆地構成的。東面太行山脈構成河北西部屏障,西部呂梁山、中條山與黃河一道構成關中的東部屏障。山西境內山河分佈錯綜複雜,形成了一系列小型珠狀盆地。這些盆地地形都相對封閉,成為一個個相對獨立的小區域。

在這些小區域內,分別形成了一些軍事重鎮和重要關隘。它們分別面向不同的方向,顯示出不同的戰略意義。中部從西北向東南分佈著一系列連珠式的盆地,它們依次是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臨汾盆地和運城盆地。由於山西地勢北高南低,這些盆地略呈階梯狀。發源於管涔山的汾河像一條黃色的綵帶,蜿蜒曲折地流經太原、臨汾兩大盆地注入黃河。山西的北面出長城與陰山大漠相連,南面以黃河、中條山與河南為界,西面隔洶湧奔騰在一千多里長的晉陝大峽谷中穿行的黃河與陝西相望,東面越過重巒迭嶂、連綿不斷的太行山是河北、河南。由於太行山東部地殼曾經斷裂下沉,山脈兩邊形成截然不同的地理景觀。山脈西面是起伏不平的山西高原,東面則是開闊平坦的華北大平原,因此,從華北平原看山西,就會有〃危乎高哉〃的感覺,而山西對河南、河北以及陝西的關中地區就處於居高臨下的地勢。山西的山河形勢使山西具有一種極為有利的內線作戰的地位。山西地勢高峻,足以俯瞰三面;通向外部的幾個交通孔道,多是利於外出而不利於入攻。

可見,山西,表裡山河,地勢雄固,為華北天然堡壘,拱衛陝甘西北之屏障,在中國整個北方地區具有樞紐性的地位,其地理形勢具有重要的軍事戰略意義。

//

兵家必爭之地

太行山脈

山西的重要戰略地位,使山西成為歷代帝王選擇都城重要地區。中國歷史上曾有19個王朝或政權在山西境內建都14處。其中,山西建都政權最多的古都當屬省會太原市。據說全國共有三座龍城,即廣西柳州、河南濮陽和山西太原。與另外兩座城市得名於美麗動人的傳說不同,太原,這片曾經凝聚著王者之氣、成就帝王霸業的龍興之地則是因為造就了一個又一個真龍天子而被當之無愧地譽為龍城。漢文帝將太原稱為〃龍潛之地〃,而另一位亂世梟雄則視太原為〃霸府〃,他就是高歡。這個騎著岳父的戰馬參加鎮軍的窮小子在南北朝軍閥混戰的烽煙中脫穎而出,最終憑藉晉陽左右北魏朝政,奠定了北齊基業,被他的子孫尊崇為高祖神武皇帝。

山西的重要地理形勢,也使得山西成為歷代兵家的必爭之地。由於山西地處中原王朝的北部邊陲,歷來是漢民族與北方少數民族如匈奴、鮮卑、羯、突厥、契胡、沙陀、契丹等北方少數民族之間進行戰爭的重要戰場。北方少數民族侵入中原王朝,常常先要佔領山西,以山西為基地再繼續南下,山西也就成為抗擊北方遊牧民族的前哨。匈奴劉漢滅西晉之戰、北魏百年興亡的歷程和五代政權的頻繁迭興均能比較典型地反映出山西在北方的樞紐性地位。

基於山西重要的政治和軍事地位,使得歷代王朝很重視對山西的經營,在那裡構築關隘,儲備軍糧,屯駐精兵。國民黨晉軍從1935年起,即開始在山西大規模構築國防工事,主要是從正太路的娘子關及以北的龍泉關、平型關等各主要由東向西的通道地區,構築成有縱深配置之防禦工事,為日後防禦日本侵略軍進攻起到了相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