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朱大典一手提拔起來的副將,朱大典話語中的隱含意思,副將一聽就一清二楚。
既然清楚,那就意味著自己也可以躲過炸營,繼續活下去。
於是,副將臉上,直接閃過一絲充滿僥倖的笑容。深吸一口氣,對著朱大典回答:“請大人放心,末將一定帶著親衛營,護送大人撤出軍營,回到濟南…。。”
“等大人回到濟南後,就可以重新調兵遣將,再次對鹽場發動攻擊…。。”
朱大典點了點頭回答:“本官相信親衛營的戰鬥力…。”
朱大典沒有說錯,自己統帥的一萬多將士,戰鬥力最強的,就是身邊的兩百多親衛。
在副將指揮下,兩百多親衛,就好像一把出鞘利劍,狠狠扎向軍營最薄弱的地方。
已經陷入混戰的數千官軍,本來就沒有太多戰鬥力,再加上他們已經陷入絕望。根本沒有可能擋住朱大典的親衛營……
所以,一片混亂的軍營內,兩百親衛營組成的攻擊隊形,一路勢如破竹,非常順利的衝出軍營。
至於擋在面前的一百多鹽場守軍,因為兩百親衛全部配備戰馬,根本不給鹽場守軍任何攻擊的機會,就帶著朱大典,迅速逃離戰場。(未完待續。。)
第四百零四章 朝野震驚
山東巡府朱大典在萊州灣敗給了僅僅只有數百兵力的虎豹軍,隻身逃回濟南。
統帥的一萬八千官軍,死的死,逃的逃,近乎於全軍覆滅……
正在進行的大明朝早朝上,來自山東的急報,剛剛被太監念出來。平靜的朝堂,就因為這個訊息而變得沸騰起來。
對,就是沸騰……
一些官員,就好像瞬間從文人變成商販,開始在朝堂上大肆指責剛剛兵敗的朱大典。更有甚者,直接對朱大典開始破口大罵,罵他辜負了朝廷厚望,應該直接戰死沙場。
當然,也有一些理智的人,並沒有將目標直接指向朱大典。
而是透過這場實力懸殊的戰鬥,感慨虎豹軍在戰鬥中所表現出來的強悍戰鬥力,分析朝廷和虎豹軍之間的軍事實力,到底孰強孰弱,誰能在這場衝突中,堅持到最後?
至於坐在御座上的崇禎皇帝,則一臉陰沉的坐在龍椅上,看下手中戰報,一言不發。
作為一個非常自負的皇帝,崇禎皇帝無論是對朱大典,還是對自己此次圍攻山陝兩省的決定,都充滿了信心。
在崇禎皇帝看來,朝廷官軍也許不是後金韃子的對手,但絕對是虎豹軍的對手。以朝廷和自己在大明朝的威望,只要自己下達聖旨,大明所有軍隊和百姓,就會對虎豹軍群起而攻之……虎豹軍上下,也會因為自己的聖旨而分崩離析。
但是,自負的崇禎皇帝。還是高估了自己實力。高估了朝廷如今在大明朝的影響力。
眼前這場來自山東的慘敗。就好像一個非常響亮的耳光,扇在崇禎臉上,讓他感到異常生痛,但是,卻沒有辦法躲過去。
此時此刻,在崇禎看來,眼前一眾朝臣看向自己的目光,就好像看笑話一樣。充滿了嘲諷。因為,調動山東境內所有駐軍,拿下鹽場,消滅這支孤懸兩省之外虎豹軍,透過一場勝仗,打擊虎豹軍士氣的決定,是自己堅持做出來的。
而現在,這場自認為不會有任何意外的戰鬥,竟然失敗了……
就在崇禎心裡被各種想法充斥,眉頭緊鎖。陷入沉思的時候。在這場戰敗中,負有連帶責任的兵部尚書。不得不第一個站出來,開口給自己推卸責任。
“陛下,老臣以為,發生在萊州灣的這場戰敗,責任並不在朝廷,也不在前線將士……”
“真正要找罪魁禍首的話,就是原來的山東巡府……”
“是他,把虎豹軍這支豺狼引入山東,是他,沒有搞清楚駐守鹽場這支虎豹軍的真實實力……不僅如此,還向我們謊報軍情,讓我們誤導虎豹軍真實實力?“
“就因為這一系列的失誤,我們的前線將士才在虎豹軍新式火器面前,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落得全軍覆滅的結局……“
兵部尚書剛剛說完,幾個苦思冥想,想要找到一個推卸責任辦法的大臣,就緊隨其後開口附和道:“陛下,臣附議王大人所說……為了前線戰死的將士,朝廷應該馬上將罪魁禍首,也就是原山東巡府斬首示眾……只有這樣,前線將士才能安心,繼續效忠朝廷……“
“臣等附議……斬首原山東巡撫…。。“
在崇禎皇帝的注視下,眨眼功夫,站在大殿中的一多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