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部分

此在日托米爾戰鬥中只使用了一個炮兵師。該師編有若干個炮兵團,一個自行火炮分隊和一個重炮營。這個師根本不適合打仗,除了堵塞道路,遺棄火炮之外,別的什麼也幹不了。上邊有種思想認為,這種師可以當作坦克師使用。但是事實證明,它無論在進攻或防禦中都用不上,要想完全守住日托米爾是無能為力的。如果它所屬的團純粹當炮兵使用,那麼它在軍的控制下,還可以發揮一些作用。

防禦戰的重大問題之一,是後方地域和交通線的組織。我已經提到過日托米爾這個重要交通樞紐的交通阻塞的嚴重情況,在貝爾吉切夫和其它城鎮也發生過類似的情況。糟糕的是所有前線部隊的後勤單位都集中在道路樞紐上。在俄軍進攻期間,那些非戰鬥人員都擠在這些地方,成堆的車輛也疏散不出去。如果俄軍突破過來,數以千百計的車輛都要丟掉或焚燬。而且,事關緊要的坦克也將寸步難行,陷入人群和車輛的泥潭。造成這種麻煩的原因是,城鎮裡生活方便而舒適,而城外多半是由游擊隊控制著。所有的後勤單位都擠在交通樞紐,這或許是游擊戰所造成的後果。

第48坦克軍後來在其它城鎮作戰時接受了日托米爾的教訓。我們要求所有的部隊都要脫離開這樣的道路樞紐,都要嚴格執行這個命令。後勤單位都在農村駐下來,並展開了補給工作,就使得游擊戰無法施展了。此外,俄軍飛機對這些交通樞紐實施突擊也不會收到什麼效果。後勤單位必然會感到有些不便之處,特別是,他們要派出更多的警戒和採取更多的安全措施。結果,第48坦克軍司令部常常收到關於後勤單位要安排在大城鎮的申請,申請中也舉出了許多有力的理由,並且聲稱,後勤單位設在鄉村,是不能使部隊得到正常而有效的供應的。然而,巴爾克將軍仍堅持他的看法。應當指出,我們其實並沒有多大的困難,恰恰相反,實行新辦法以後,我們的後勤補給工作反而較以前更有組織了。

“不許撤退”

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在希特勒總部召開了非常重要的會議。會議的主題是討論曼斯坦提出的建議:將部分軍隊由第聶伯河大灣處撤出,並撤離尼科波爾。採納曼斯坦這個建議可以使防線縮短125英里,但希特勒拒絕考慮這項建議。他反對的理由是,只要我們由第聶伯河大灣處撤兵,就會使俄軍能集中兵力去對付克里米亞,而丟掉克里米亞,在對羅馬尼亞和土耳其的關係上就會產生“災難性”的後果。這當然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在戰爭中卻時常需要在兩害中擇其小害。屈希勒爾曾指出:“不管怎麼樣,克里米亞不久也會丟掉。”但這也是無濟於事的。

希特勒說,俄軍“總歸要兵力枯竭的”,這是正確的。但是他不明白的是,疲憊俄軍最好的辦法是採取靈活的戰略,而且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讓俄軍將德軍殲滅在危險的突出部。然而,同希特勒是無可爭辯的。在屈希勒爾的壓力下,希特勒作出了一個含糊的判斷,並且說:“就等著瞧吧。過去也曾有過這種情況,人們都說,事態發展是沒有出路的。結果呢,並不是那樣,主要是不要驚慌失措” ' 注:在十二月二十八日的會議上,希特勒走得更遠了,他說:“我過去曾允許軍隊退卻,這是我不能原諒自己的。” ' 。這就是在形勢要求作出冷靜的判斷並需要正確運用策略時,德軍領導層的狀況。

十二月二十七日的會議,可以說明德軍在隨後的三個月內,在烏克蘭所遭到的挫敗的根源。正是俄軍的人力已經接近枯竭的時候,希特勒卻堅持要守住在戰略上看不應該防守的防線。由於我離職去養病,四月中旬才回來,我不能詳述戰鬥的經過,不過這些戰鬥對研究戰略也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只是可以說明,戰爭是一門科學,戰爭原則是不得任意違背的。

一月中旬,紅軍重新發起進攻。第48坦克軍繼續固守防線。俄軍在烏克蘭進展不大。俄軍在東部地區卻獲得重大戰果。尼科波爾於二月八日失守。這時,我們的第8集團軍正在防守最危險的突出部,這個突出部包括了科爾松…謝夫琴科夫斯基,直延伸到第聶伯河。希特勒堅持要守住這個突出部,結果是又出現了一個斯大林格勒,只不過是規模小些罷了。瓦杜丁元帥的烏克蘭第1方面軍和科涅夫元帥的烏克蘭第2方面軍,在科爾松…謝夫琴科夫斯基兩側突破我防線,將德軍五萬餘人包圍起來。曼斯坦費了很大的勁才救出來三萬五千人,損失不小,特別是炮兵損失很大。大部分的火炮都丟在泥沼裡。

瓦杜丁得了病 ' 譯者注:當時瓦杜丁負了重傷,不久逝世。 ' ,朱可夫元帥接替他的指揮職務。三月,該方面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