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中,否則在參謀處,便永無出頭之日。”
李家平雙手抱著茶杯,臉上擺一副你這人不實誠的表情。
而周少奇反倒是大笑起來。
“若是如此,那平遠兄又為何呆在這參謀處?大家都知道你”
“知道我沒去右鎮?”
李家平笑著,然後認真的看著周少奇。
“知道現在左鎮將要是由旗兵中挑選“年力精壯者”補充嗎?”
“嗯?只是聽說一二”
“過完年,左右兩鎮可能改為一二鎮,界時一鎮將為禁衛軍,由旗人軍官統之,至於右鎮也就是第二鎮像我這樣的參謀官,到那時能爭過那些自小站便隨大帥的諸位官長嗎?”
李家平的回答讓周少奇只覺得的有些詫異,他未免也太過坦白了。
“與其那樣,倒不如呆在這參謀處裡不是?”
李家平笑說著,實際上他之所以沒去任部隊主官還有一些其它的考慮。
“德國陸軍,令出參謀部,未來新軍編練日成,成立參謀本部自是順理之事。”
認真的看了一眼周少奇。
“而大帥向喜德制,引參謀處即為將為成立參謀本部做籌備,等將來參謀本部成立時,自當軍令出自參謀本部,所以,留在參謀處也可謂是前途無量”
直到這會,周少奇才算是明白這李家平的用意,他是用另一種方式告訴自己,既然來了這參謀處,就要安下心來,這參謀處的未來可是前途無量。
前途無量
對於這四字,人與人都有著種種不同的理解。周少奇只是笑了笑,並沒說什麼。
見他沒說話,李家平站起身朝著一張辦公桌走了過去,背朝著周少奇,在桌的紙卷裡翻了半天,然後走到桌邊,用寬大的手巴掌把一張日久變黃了的報紙鋪平。
“功節,你看一下這張報紙”
接過報紙一看,周少奇看到報紙上寫著“日俄談判再陷僵局”的報道,這並不是什麼新聞,日俄兩個列強就“滿洲和朝鮮”問題的談判已經進行了半年,這對於大清來說不能不謂之奇恥大辱,兩個列強在那裡談論的卻是大清的土地,而作為土地的所有國,卻不發表一絲意見。
“上個月,俄國人曾提出把南滿和中東鐵路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