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3部分

選擇,德國的軍事、技術、科學都是的中國需要學習的,如果做為一個盟友可以得到這些,似乎是一個非常划算的生意。

“陛下”

聽著陛下的決定,管明棠禁不住一驚,或許其它人可以說出聯德的好處,可他卻能看出聯德的壞處來。

“德國根本就沒有挑戰英國的資本,沒有比英國更強大的海軍,他們根本不可能切斷英國的海上貿易線,如果不能切斷英國的海上貿易線,其就不可能擊敗英國,如果我們要”

“要締結同盟,不是不可以,日本人有《英日同盟》,咱們也可以締結一個《中德同盟》,只要”

狡黠的一笑,陳默然又繼續說道。

“只要規定時間也就行了,比如說嗯八年”。

第191章 給予朋友的回報 (新書釋出了,歡迎支援!)

清末,因首都在北京,外國在南京一般僅設領事館。至光緒二十五年,始開放下關為商埠,惟限於江干一帶,未及城內。又以利益均沾之故,各國皆得於下關通市設領事館矣。

去年民族光復後,臨時政府建都南京,與臨時政府建交的部分國家逐步將大使館或公使館館址移至南京。其間,有的向臨時政府暗送秋波,有的搶先建交,有的分步試探。而自帝國建元后,與帝國建交的部分國家逐步將大使館或公使館移至南京。

作為最早與臨時政府建交西方列強德國,初時大使館設於舊領事館內,隨後又在樓子巷租用土地,建起了磚木混凝土結構的德式2層樓房15幢432間,廚房122間,廁所120間,浴室2間,共計678間,在此時的南京這屬於規模最大的大使館。

而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大使館的規模與其國家在駐在國所持的“野心”是相互對映的,作為一個後進國家,德國在華享有的特權,除去青島之外,大都是依靠門戶開放政府得到,但對於德國資本界而言,開拓中國市場直接關係到資本工業界的未來,而從清末至今,無論是滿清或是帝國都向德國採購了大量的軍械以及機械裝置,尤其是自臨時政府之後,中國向德國採購機械裝置超過過去十數年之合。

“中國的市場關係到德國工業界的未來”

在鉅額定單的刺激下,德國是第一個承認南京的西方列強,而作為回報,在過去的兩年中,大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