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會上,他說明當前的外交局勢,提出了許多說服軍事當局接受他的部分動員計劃的理由。最後會議透過了下列決議:
(1)與其他列強聯絡,要求奧方延氏限期,以便有充足的時間來詳細研究奧地利聲稱即將提供的關於薩拉熱窩事件的“檔案彙編”;
(2)如果奧地利侵犯塞爾維亞領土的話,勸告塞爾維亞不要進行武力抵抗,把自已的命運交託給列強來公斷;
(3)授權國防大臣及海軍大臣呈請沙皇批准,視情勢的發展,宜布基輔、敖德薩、莫斯科、喀山4個軍區及波羅的海、黑海艦隊的動員;
(4)立即補足戰備物資;
(5)馬上收回存放在德國、奧匈的存款。
把所有這一切安排好了之後,沙佐諾夫於晚19時接見德國大使波達雷司,聽取德國對於最後通牒的意見和關於事件“地方化”政策。
當波達雷司按照他所接到的指示,為奧地利的行動來辯護,並主張奧塞的爭端應當“地方化”,即由奧塞兩國解決的時候。
波達雷司的要求令沙佐諾夫感到很緊張,於是他用極堅強的態度表示說。
“要俄國同意奧塞爭端由這兩國自己去解決,是不可能的。”
同時用極為尖銳地語氣爭辯道。
“在最後通牒中奧匈所提到的塞爾維亞的諾言,並不是單獨向奧匈提出的,而是向列強提出的。因此,塞爾維亞是否履行諾言的問題不是“地方化”問題,而是“歐洲問題”、“國際問題”,刺殺案件應由歐洲來審,奧匈不能既是原告又是審判官。”
波達雷斯由針鋒相對的回答道。
“這個問題交由六國審判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如臬奧匈的政治朋友站在一方,它的敵人站在另一方,這樣的司法程式又有什麼意義呢?”
接著,他又說道。
“德國是不會允許他的鄰邦去接受其對抗國組成的歐洲最高法院的裁決的,君主國家應當團結。”
7月25日,俄國召開重要內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