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告戒他們,軍人必須要遠離政治,可李慕揚卻發現自己還是一不小心捲入了政治中,甚至淪為政治的犧牲品。
“可可我們是”
廖希鵬有些無法接受這個回答,他同樣接到了調令,只不過相比的李慕揚遠到四川的第十八師任職,他還好些,是到張恆的二十一師任職。
“所以我們才要體諒啊這打亂編制,軍官互換,是實現軍令統一,防止部隊私人化的所必須的,現在不動,等到他日建國後,依然還會調動”
李慕揚那張略帶些失望的臉上,擺出一副早已想開的神色。
“建國你我都知道公投之後會是帝國還要公”
臉色微變,李慕揚輕聲打斷了他的話。
“希鵬,記住,軍人非政在這,咱們是同學,不論你怎麼說,我知道,你不會背叛校長,可若是換個地方呢?有時候禍從嘴出我們是軍人,要尊重國民的選擇。”
話落時,看著窗外的月夜,李慕揚的臉上多少帶著些無奈的,作為校長的學生,他相信校長,儘管他在內心裡不願看到帝制,但他卻又必須要尊重國民的選擇。
“校長,校長也許也不願行施帝制吧”
年青人有時候總是如此,當他們相信什麼之後,總是一廂情願的把很多事情往好處去想。
北平內城的兵部街因兵部衙門所在而得名,現在兵部衙門卻是光復軍華北司令部所在地,只不過在昨天之前,這個名字還叫的名不符,因為在這裡辦公的只是總指揮罷了,而這裡也只是華北防務指揮部,一個協指各部隊的所在。
在這四九城裡打轉的各國人精,也能從這個名稱和總指揮的職銜裡看出南京的一些態度。
天色將晚防務指揮部內,蔡鍔正在和從鄭縣乘火車抵京的紐永建辦理著交接,在交接時紐永建不時的打量著過去在日本時即交情匪淺的蔡鍔。
“三十師、十二師兩師師長對調,二十師,七十五團團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