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4部分

!)

第第二更!求月票!求定閱!)

當冰冷的夕陽,完全沉沒在冰冷的地平線下;當西天之上,只遺留下一片瑰美濃豔的晚霞時,有著“財神”之稱的產業銀行總裁黃會允帶著十幾名隨員,踏上了停於黃埔江碼頭的一艘駛往美國的郵輪。

汽笛聲響起時,噴吐著煙煙的郵輪緩緩劃開江面,朝著吳淞口的方向駛去,黃會允並沒有和其它人一樣,在郵輪的舷邊和送行的人們告別,而是呆在船艙裡,靜靜的思索著往此行銷售債券的方案。

“國家急需至少5億元經費用於修築鐵路、公路、港口,這類基建設施只能依靠外債”

“這是一項十萬火急的甚至決定未來國家命運的大事”

“目前的形勢的對我國募集外債極為不利”

金錢這種東西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用處,雖說在執政府裡,執政說的是五億元,但黃會允相信,也在十七天後,當自己在舊金山上岸時,這個五億或許會增加到七億,甚至更多。

執政很早以前就曾透露過他的意思,如果沒必要的話,他不會用自己的錢去修鐵路,好鋼用在刀刃上。滿清的甲午、庚子兩次賠款,已將關稅、鹽稅悉數抵壓予外人,沒有具體的擔保很難借到外債。

工業企業作為擔保又難為各國金融界所接受,執政錢會用來購買公債,而鐵路、港口這些有實物作為抵押的債券卻普遍為各國所接受,可以直接借用外國貸款。建設公債面向國內,具押公債面向國外,這是執政府制定的一個借債策略,從國外多借一千萬,國內就能多出一千萬用於投資企業。

“難啊”

在美國生活二十年,曾在美國紐約城市銀行從職員作起,一直幫到到投資部副主管的黃會允自然知道自己要面對的困難。這個困難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自身,而另一方面則是金融市場。

長期以來,世界上的金融資本集中在英法兩國。日俄戰爭之後,日本派出了日本銀行副總裁高橋是清,他所擔負的工作就是在英法兩國募集外債,也就是把要流向俄國的資金渠道切斷,並使之改道流向日本。也就是說,他不僅僅是為日本籌措軍費,更主要的是要造成俄國的戰爭經費出現短缺、枯竭,以便大大改變日俄戰爭的態勢。

正是高橋是清出色的工作為日本募集了將戰爭進行下去的資金,而自己呢?第一次扎到這國際債券市場中國,是要從日本還有俄國的嘴裡搶奪有限的金融資本,要用什麼去說服他們呢?

因曾在紐約城市銀行從事投資工作的經歷,使得黃會允對國際外債交易並不陌生,想要開啟局面必須要從銀行家同行中突破,不在銀行家同行那裡獲得突破,與銀行談好承銷條件,募集公債的工作根本不可能開啟局面。

“美國還缺乏發行外國公債的經驗。而且為了美國本國的開發,正處於資金不足的境遇之中。”

思索著高橋是清在出國籌集公債,只在美國進行短暫逗留的原因,黃會允的嘴角總算是咧出一絲笑容,高橋是清雖然曾在美國呆過,不過卻是被賣為奴隸,他根本就不瞭解美國,更不瞭解美國的資本。

歐洲金融界或許是傳統的資本輸出地,但即便是整個歐洲的財富加在一起,也無法同美國相比,在紐約城市銀行的工作經歷,使得黃會允遠比高橋更瞭解美國金融界,他們難道就不渴望開啟承擔外國公債發行的渠道嗎?

總算是讓自己放鬆一些的黃會允趴在書桌上,開始盤算著自己抵達舊金山之後,應該首先邀請那些銀行家,排在第一位的並不是他的老東家紐約城市銀行,而是另外一家銀行,一家靠著債券建立了掌握美國經濟的金融帝國的家族,或許他們可以給予自己的一定的幫助,如果足夠的利益

“允達出發了”

趴在書桌上看著檔案的陳默然頭也不抬的問了一句。

“如果時間沒錯的話,現在剛出長江口”

管明棠如果的報告著,作為的財政部長過去的近兩個月中,他一直在北平和各國就關稅新約進行談判,正像最初執政所預料的那樣,堡壘是從內部攻克的,攻克一座塔樓之後,剩下的也堅持不了多長時間,現在財政部又與英、德、荷三國簽署了關稅新約,只等與所有國家簽定關稅新約後,即可實現關稅自主。

“哲勤,覺得的允達這次去美國結果如何?”

放下手中的鋼筆,陳默然看著面前坐著的管明棠,他和允達一樣,都有著常年在美國生活的經歷,允達瞭解美國的金融市場,而管明棠卻瞭解美國的方方面面。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