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合影意味著靖遠號戰艦第一次達到“齊裝滿員”的戰備水平,儘管他距離可投入戰鬥依然還很遙遠的一段路要走。
“砰”
閃光燈鎂粉的爆煙散去之後出頭來的攝影師滿意的一笑,雖說底片未沖洗,但是他相信這絕對是一張好照片,僅僅只是那些水兵和軍官們臉上那溢滿的自信的笑容,就足以拍出一張好照片。
“好了”
拍完照片,在水兵們紛紛趕回自己的崗位之後,湯廷光朝著遠處的“海容號”看上一眼,此時的“海容號”防護巡洋艦的煙囪中已經開始噴吐著煤煙,海容號已經做好了啟航的準備。
“是時候出發了”
“是的,艦長”
年青的靖遠號戰列巡洋艦大副楊樹莊點點頭,在三都澳修整四天之後,靖遠號又要再一次出港了。
“上次出海海試很順利,原本擔心的問題,都沒有發生,這說明,咱們的造艦水平,比致遠艦更成熟了一些”
回頭看著自己的戰艦,湯廷光不無感憾的說道,在定遠艦沉沒之後,他曾經以為自己這一生,也許都不可能再架這樣懵懂鉅艦,而現在這艘靖遠號,標準排水量噸位19152噸,僅僅只是致遠和靖遠即超過了過去北洋艦隊的總合。
而最讓人難以置信卻是如此強大的戰艦,竟然是國產的,至於什麼裝甲風板是德國產的,結構鋼板是英法德美製造、龍骨是英法德美製造,發動機是英國製造、鍋爐是英美製造,主炮是美國製造、炮塔是德國製造、輸彈機是英國製造、主設計師是中國人,系統工程師、施工工程師全部都是德國或美國以及英國人,甚至於工人也有一半都來自美德英三國,在致遠艦上,可以找到公制的、英制尺寸的零部件,無論如何,這都不是一級合格的戰艦,用外國人的話說。
“致遠不過只是孩子的玩具堆積”
而在致遠剛下水海試時,這樣、那樣的問題,似乎也印證了這個說法,但這一切都不是湯廷光所考慮的,在他看來,無論如何,這戰艦都是國產的戰艦,都是全世界最強大的戰艦。
“以後,咱們一定能造出比靖遠更強大的戰艦鎮洋艦隊以後會成為全世界最強大的艦隊”
楊樹莊不無期待的說了一句,未來的鎮洋艦隊會有多麼龐大?
在每一個海軍軍官的心中,有勾勒著一個強大的鎮洋艦隊的夢想,在海軍軍令部和艦政處,一些相對jī進的的人甚至提出的諸如“戰列艦三隊(每隊六艘)、戰列巡洋艦三隊(每隊四艘)”的方案,即便是最保守的方案,也是戰列艦隊兩隊(每隊八艘)、戰巡洋艦艦隊兩隊(每隊八艘),中國從來沒像現在這樣渴望海洋,從來也沒像現在這樣狂熱的試圖建立一支龐大的海軍。
但也正是時候,中國人也已經找到了自己海軍發展的目標:鎮洋艦隊。對就是威鎮大洋的艦隊這將不僅僅是中國海軍的目標,而且還是中國的遠洋海軍的名稱
甚至在海軍軍官們的夢想中,每一個都渴望一夜之間,將中國這麼一支不起眼的近海防禦型海軍,蛻變成一支龐大的遠洋海軍。從大連、上海、馬鞍山直到三都澳,從冰冷的黃河沿岸到溫暖的南海的海邊,未來也許會有一艘艘幾萬噸鋼鐵築成的懵懂鉅艦,不斷滑下船臺,在冰冷的海水裡衝出一道道
到那時各種各樣戰列艦、戰列巡洋艦、裝甲巡洋艦、輕巡洋艦,將會佈滿了中國的海岸,皇帝陛下授予的皇家旗和皇家微章將隨著中國海軍戰艦,而出現在了世界各個大洋,當然至少現在那只是一個夢想。
而且楊樹莊明白,這個夢想,甚至隨時都有可能被日本人打斷
現實和夢想的差距往往就體現在這裡,曾經海軍以為自己有機會和時間去發展,而現實最終卻沒給中國海軍這個機會。初生的中國遠洋海軍還沒有脫去他那稚嫩的絨去真正瞭解大海的時候。戰爭,在中國海軍的實力還略遜一籌的時候來到了。
戰爭的威脅使得鎮洋艦隊沒有機會再去培養自己,只能硬著頭皮向著對於中國海軍而言,實際上還陌生的大海硬闖
“就讓咱們去闖一闖這大洋吧”
在吐出這句話時,湯廷光的左眼微微一跳,只不過此時意籌滿志的他對此卻是全不在意。
10月的最後一天是個晴朗的夏日,陽光碟機散海上的薄霧,東衝半島和鑑江半島環抱的東衝口處的灰…礁石彷彿觀禮臺一般,檢閱著緩緩駛離的戰艦。從東衝口海岸裝甲炮臺觀察哨向海口外望去,靖遠號戰列巡洋艦隊已經消失在模糊的海平面盡頭。
“終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