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之外,你們也許有著其它的追求不是嗎?”
而對朱爾典的問題,袁世凱很深沉,面上卻是聲色不動喝著茶,他知道什麼可以說,什麼不能說,於是他便反問一句。
“依貴公使看,中國應該持何種追求?”
皮球踢回到自己懷中的朱爾典一愣,然後袁世凱卻又開口道。
“4年前,當我出任直隸總督時,你曾對我說,人們必須要為愚蠢的選擇,付出代價,你曾告訴過,這是國際準則,而我也表示了贊同”
“你的意思是”
'奉獻'
第6章 有限的的 (第二更!求月票!求定閱!)
第6章有限的的(第二更!求月票!求定閱!)
相比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帝國,前身只不過是區區一座總督府的中華帝國皇宮無疑最不具“帝國氣派”,可即便如此在南京無人敢建議將國都移至北平,以氣派的紫禁城為皇宮。(手打小說)一方面是民間的反對,而另一方面,無人願意看到一國之都的外國駐軍和形同租界的東交民巷的繼續存在。
至於北平那座號稱世界上最大的宮殿紫禁城,也將在未來幾年對外開放,不是作為皇家的產業,而是作為國家博物館的方式的對外開放,
而南京的這座遠不符“帝國氣派”的皇宮,雖說已經徵地向外拓展,但在面積上絕對無法同紫禁城相比,同樣作為皇帝本人,也不願在宮殿擴建這種“不必要”的事物上浪費多少寶貴的金錢。
畢竟現在是“帝國方定,百廢待興”之時,雖說不體面的皇宮,著實讓一些關心“帝國威望”的仕民們憂心不已,但相應的皇帝陛下本人的那種“臥薪嚐膽”之志,卻讓他們心下感慨不已。
的確,且不說那位一天花了4萬兩銀子,一頓吃一百多道菜“老妖婆”,中華帝國的皇帝一天不過只花幾百元,一頓只有一葷一素兩菜一湯的“貧寒”,卻一直為民所樂道,甚至於自從執政被選為皇帝后,便有小報每天都刊出“皇家菜譜”,那菜譜寒酸的讓人覺得有失體面,也正因為如此,人們才會對這麼一位胸懷“臥薪嚐膽”之志,一意謀強皇帝充滿了期待。
而此時皇宮內,依帶著殘雪花園石徑上,懷揣著萬民期待之心的皇帝本人——陳默然卻是正心緒煩亂地慢步踱著步,這時他的身上並未穿著軍裝,而是穿著一身黑色的漢服,與過去唯一的不同的是,這身黑色的漢服上繡著暗色的五爪藩龍。
作為一個“在全民面前就任”的皇帝,他有著自己的煩惱,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對於現在的中國人來說,他們對皇帝的依賴更多的是傳統上的,作為一個皇帝,他必須要用自己的行動,去證明,自己是萬民期待的“聖君”。
可在過去的一天之中,陳默然卻始終在國力與利益之間糾結著,一方面“元狩計劃”早已經到了非實施不可的地步,部隊的動員、物資的調動、後勤的保障、經費的籌措,這一切都使得計劃到了覆水難收的地步。
而另一方面,泗水僑案,卻又把剛成立不過三天的帝國,推到了風頭浪尖上,之所以在第一時間派出艦隊,一方面固然是為了在國民面前擺出政府護僑的決心,藉機收攏民心,而在另一方面,卻是為了給“元狩計劃”作掩護,相比於泗水,元狩計劃才將真正決定中國的根基。
“當皇帝果然不是什麼好差事。”
陳默然自言自語道道。
一陣輕輕的腳步聲從身後傳來。他轉身看去,一名侍從武官向他低頭行禮道。
“陛下,管部長來了。”
陳默然揮揮手,低聲咕噥道。
“我就來。”
再露面時,他已是一身戎裝,端坐在紅木的圈椅上,在他的面前,財政部長管明棠兩手撫膝端坐著奏報著財政部債券發行情況。自“元狩計劃”實施以來,除去軍事和基建事物之外,每天陳默然都要垂詢債券發行情況,畢竟說到底,戰爭還是打錢。
“昨日,政府宣佈,派出艦隊護僑後,南洋各地當天認債券數額達1876。5萬元,截止至少今天中午三時,南洋今日債券銷售超過2100萬元,今天突破三千萬元,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管明棠仍在報告著,陳默然的目光定在了眼前這位稜角分明、面目剛毅的中年人臉上。對眼前的這個不斷給自己驚喜的管明棠,陳默然一直持以他欣賞的態度,一方面是欣賞他做事時表現出的幹練,另一方面更為欣賞他有駕馭大勢的能力,在很多問題上也頗有遠見。
過去他剛一到產業公司,就對產業公司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