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袁世凱並沒有任何矛盾。你在倫敦遊說期間還讚美華國當時的投資環境,認為應當對這個國家的未來充滿信心。可當時華國的事實與你的描述、演說相距甚遠。那麼你為什麼還要在英國媒體上為袁世凱大造輿論呢?為什麼要把當時混亂的華國描繪成一片和平的景象呢?因為你認為工於心計的袁世凱是當時處於動盪的華國唯一可以勝任的領袖,是‘華國的未來’。你希望袁世凱能成為自己心目中的領導人——這個領導人應具備絕對權威,在世界有影響,以英國式的資本主義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為其指導方針,能夠把華國引領向強大、光明的未來”。
“但是,你的內心是極為矛盾的,一方面你作為一個英國帝國主義殖民者,在很多事情上你會本能地站在英國帝國主義的立場上思考和行動,另一方面,作為當時北洋當局政府僱員,你努力想幫助北洋當局擺脫政治和經濟危機。你有時候很痛苦,如果你全心全意為北洋政府為袁世凱服務,那與你來華國的目的不符,你們是來殖民、是來華國奪取利益的,而不是幫助華國擺脫英國控制的。如果你只為英國的利益考慮,而你又受僱於袁世凱,這就等於你拿了僱主的錢,卻反而做出損害僱主利益的事情,這與你的職業道德相違背,因此你非常地痛苦、內心極為矛盾,莫里循先生,我說得對嗎?”
莫里循聽完這番話之後眼睛你放光,激動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