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5部分

唯一的合理解釋。

果不其然,皇城司勾押官奉上了密封的聖旨,說道:“官家密旨,請林郎中過目!”

林昭接過,驗過封印之後,一開啟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制曰”二字。由此可見,這是皇帝趙頊親筆所書的聖旨,林昭的表情頓時凝重了幾分。

看完之後,更是驚訝,沒想到,皇帝竟然是讓他去慶州,去調查李復圭一案!

在此之前,這位李知州的大名可以說如雷貫耳了。心中雖然惱怒他的一些做法,但是一直沒想到,自己與李復圭之間會有什麼交集或者聯絡。

可現實似乎開了一個玩笑,竟然讓他去慶州查案,去查李復圭。

聖旨中有寫道:此事關乎西北邊陲安定,關於將士名節,臣民矚目,東陽須當盡力,務必使慶州案水落石出。

言下之意已經很明確,此案關乎到李復圭和種詠,都是大宋朝數一數二的名將。現如今出了這種尷尬的事情,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以正視聽,昭告天下是不行的。當然了,調查也必須要慎之又慎。

趙頊給出的理由是:東陽擅長刑獄偵緝之道,膽大心細,汝往慶州,朕心甚安!

只是如此嗎?

密旨最後還交代,皇城司的信使會向其交代案情。

聽過敘述之後,林昭便猜到個大概,事情絕對沒那麼簡單。

趙頊之所以讓自己去,是有原因的,某種程度上,還真沒有幾個比自己更合適的人選。

作為皇帝,按理說趙頊需要一碗水端平,需要的是忠誠效忠國家的將領。

但是這件事有其特殊姓,李復圭這邊關乎到了王安石,兩人關係親厚,人盡皆知。最為重要的是,王安石已經開口力挺李復圭。

而另外一邊,種詠的職位不高,但他畢竟是種世衡的四子,代表著青澗城種家,享譽百年的大宋名將世家。可以說是戰功赫赫,在大宋朝那是有目共睹的,最重要的是在西軍之中影響甚高。

一旦處理不好,必然將會有一方受影響。趙頊不希望為自己駐守邊疆的將領寒心,也不希望肱骨之臣的王安石受到牽連。

那麼調查的方式和人選就至關重要。調查之人可以根據情況,靈活處理,同時也可以權衡利弊,進行協調。

首先這個人必須得機靈,能力強,林昭絕對符合。

其次,這個人要忠誠,要公正,有正義感,趙頊完全相信林昭。

在此基礎上,能夠照顧著點王相公更加完美。

趙頊想著,林昭與王安石親厚了那麼長時,又是個姓情中人,想必會念著點王安石的好。必要的時候能夠給點幫助,雖說現在關係有裂痕,但趙頊相信林昭會這麼做的。

青苗法一事之後,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林昭與王相公政見不合,關係不睦。那麼派他前去,外人自然不能有任何異議,也不會落人口實。

加之林昭剛好出使河湟吐蕃歸來,距離慶州的距離很近,順道前往很是方便。

如此,可以說是最完美的安排。

趙頊如意算盤倒是精明,林昭卻不由苦笑,官家這是給他出難題啊!

慶州的案子影響肯定不小,而且涉及到軍方,調查需要格外慎重,麻煩不說。官家期待的這個平衡,很難把握。

“林郎中!”皇城司的使者道:“官家有交代,聖旨你收著,至於是明察還是暗訪,由你自己做主。必要的時候,可以公佈聖旨,以大理寺少卿的身份提點陝/西四路刑獄,全權處理環慶案。”

大理寺少卿,不小的官職了,對於林昭這個年紀而言,絕對是高官。關鍵是後面那句話,提點陝/西四路刑獄,無疑是掌握了大宋西北最高的司法權力,權力之大,甚至超過了後世明清時期的八府巡按。

權力雖然大,但林昭知道,這些都是虛言,最重要的職責還是調查慶州案件。

“官家吩咐了,讓林郎中務必儘快,朝中為此爭執不休,官家希望早曰塵埃落定。”皇城司勾押官及時轉達了皇帝趙頊的期望。

對此林昭完全明白!眼下在大宋朝,只要是與王安石有關的事情,必然會引起波瀾。何況此事還參雜了西北戰事,諸多名將,就更加干係重大了。朝中的老頭子中爭論不休也是情理之中,只是如此一來,自己身上的壓力就大了好多。

皇城司勾押官沉聲道:“林郎中,官家有旨意,屬下以及使團的五百禁軍將士都歸你調遣,如何安排請你決斷!”

所謂決斷,區別就在於究竟是明察還是暗訪?